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湘晚籼11号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湘晚籼1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着得讨论了该品种的浸种催芽、施肥、管水等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32.
湖南高蛋白水稻品种选育的主要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统计了湖南省1997~2008年间审定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2%的品种(组合),分析了这些高蛋白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产量、生育期、抗性等特征特性,初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湖南省高蛋白水稻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从企业、品种、种植面积、生产基地及开发效益等方面,就湖南近年有色稻米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了湖南有色稻米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3个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4.
2010年早稻生产时期,受4月持续低温、5月长期阴雨寡照等特殊气候的影响,湖南省早稻部分品种(系、组合)减产且生育期延长。不同的品种(系、组合)受影响程度不一样。对13个品种(系、组合)2009和2010两年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2010年特殊气候对湖南早稻品种(系、组合)的产量、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香稻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特种稻资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克隆香味基因Badh2启动子区插入序列badh2-p,构建启动子区插入突变表达载体pCAMBIA 1300-badh2-pi,转化水稻品种C5。采用qRT-PCR分析Badh2基因的表达量,同时利用GC-IMS联用技术测定香味物质2-AP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中Badh2基因的表达水平都升高了,其中有2株的Badh2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转基因株系叶片中大部分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高于野生型C5,2-AP浓度与Badh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正稻-油-游模式即种植业中的水稻以发展食用与旅游景观并重,产品能对外销售,产地可以旅游参观;油菜以发展食用油为主,结合油菜花观赏旅游。水稻与油菜种植要求产地环境好,排灌方便,季节搭配合理,具体关键技术如下。水稻种植关键技术1.品种主体种植区选择生育期130天左右、米质达国标二级及以上,如农香32、晶两优534、绿银占等  相似文献   
37.
为了发挥创香5号的高产高效潜力与研究安全生产技术,采用多本插植与单本插植,分别设置秧龄30d、35d、40d、45d、50d共5种处理。结果表明:随秧龄的延长,创香5号试验产量降低,生育期略有延长,有效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减少,株高下降,千粒重与穗长影响不大。但秧龄在40d内的各处理间产量影响不大,结实率下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109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T98A与湘选恢109测交选育而成的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中籼新品种湘中4号作-季加再生稻的栽培方式及其作再生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并对其“种一收二”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T98A与自育恢复系湘选恢109配组育成的一季晚籼三系杂交稻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37:被列为2008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