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花期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0~2003年每月对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从新出叶芽到开花进行跟踪调查, 初步掌握了黄金小神童不同时期长出的叶芽长成成熟株后的开花规律。调查结果表明: 黄金小神童全年均有新的叶芽和花芽长出, 新叶芽长出后经过6~10个月的生长发育成为具有6~8片叶的成熟植株, 花芽长出后约1个月发育成具有6~9个花蕾的花葶。叶芽从长出到出花芽约需5~11个月, 而7~9个月龄的开花率最高。8~9月份长出的叶芽成株后出花率最高, 约占全年花芽数的一半, 其余各月差异不大。各月出花率不同,4~7月份为出花芽的高峰期, 在两年试验中, 分别占全年花芽数的72.83%和78.56%; 12月份到次年1月长出的花芽最少, 分别只占全年花芽数的4.11%和5.03%。其余月份长出的新叶芽的生长情况和出花芽率处于中间类型。通过此试验为黄金小神童的花期调控提供依据, 留取可能在预定时期开花的叶芽, 控制其他时期的叶芽, 达到调节花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新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一种新入侵害虫,近两年来,该虫陆续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夏威夷等地发生.2005年7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东省深圳市某景区的杂色刺桐上首次发现刺桐姬小蜂.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刺桐姬小蜂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93.
刺桐姬小蜂的发生、危害与检疫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刺桐姬小蜂是一种新入侵的有害生物,专一危害刺桐属植物。近两年陆续在美国夏威夷、中国台湾等地严重发生,2005年7月中国大陆首次发现该虫。本文分别介绍了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传播、危害、鉴定、生物学特性和防控检疫等。  相似文献   
94.
PCR法检疫鉴定番石榴实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mtDNA序列,设计出两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定性PCR技术检疫鉴定番石榴实蝇.本方法适用于成虫鉴定和未成熟虫态(卵、幼虫、蛹)的快速检疫鉴定.  相似文献   
95.
深圳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与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hrinae Kim)2005年7月在深圳首次发现。2005年8月,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第538号公告,将刺桐姬小蜂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和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采取限制刺桐植物进口和检疫控制措施。因此,深圳市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的刺桐姬小蜂疫情普查和扑灭行动。  相似文献   
96.
发生在美国木材上几种长小蠹的检疫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粦 《植物检疫》2006,20(5):298-299,F0002
长小蠹(platypus spp.)属蛀木害虫,从美国进口原木、板材检疫中经常截获有中对长小蠹,最近又新发现柱体长小蠹[platypus flavicornis(Fabricius)]。本文描述了长小蠹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根据其危害症状采取相应检疫方法,并分别对在美国原木发生的中对长小蠹、柱体长小蠹、组合长小蠹、四齿长小蠹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7.
陈志粦 《植物检疫》2006,20(5):298-299
长小蠹(platypus spp.)属蛀木害虫,从美国进口原木、板材检疫中经常截获有中对长小蠹,最近又新发现柱体长小蠹[platypus flavicornis(Fabricius)].本文描述了长小蠹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根据其危害症状采取相应检疫方法,并分别对在美国原木发生的中对长小蠹、柱体长小蠹、组合长小蠹、四齿长小蠹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8.
一、多化性生种常温即时浸酸我省多化性蚕种历来皆用浴水法(浸汤)以促进蚕种孵化齐一和抑制蚕病,但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感到费时、花工、耗燃料而增加生产成本,是否生种可采用常温浸酸来代替浴水,以求降低生产成本而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99.
我场过去培育母犊牛采用湿料定量法,这种方法有下列缺点:操作麻烦;当餐吃剩的湿料几小时后有些馊味,牛不喜爱吃,常造成浪费。从1980年我场在培育小公牛中采用干料自由采食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后,我们把这一方法应用到母犊牛身上。经过一年的摸索比较初步认为干料自由采食法较  相似文献   
100.
鹤顶兰胚珠发育过程及受精前后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授粉10 d出现指状突起,20 d形成胚珠原基,24 d大孢子母细胞发生,30 d功能大孢子形成,41 d发育为成熟的八核胚囊,而后完成双受精发育成早期球形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鹤顶兰从指状突起出现到早期球形胚形成的全过程中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发现:这一过程中酯酶(Est)表达有7个同工酶位点,酸性磷酸酶(Acp)有5个同工酶位点,两者均在八核胚囊时期变化最显著。Est-7和Acp-4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表达;在八核胚囊时期特异表达的位点有Est-4和Acp-3;而Acp-2只在这一时期不表达。Est-1在八核胚囊时期和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中期表达。授粉后Est和Acp的酶位点变化说明与胚珠发育相关的一系列基因表达有时序性,位点Est-4、Acp-2和Acp-3是否直接参与了八核胚囊发育的控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