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采用CIDR(孕酮阴道栓)+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GF2α(氯前列烯醇)和CIDR+PMSG2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养殖场中本地绵羊(即巴美肉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二者的发情率。结果表明,CIDR+PMSG+PGF2α处理组试验羊的发情率为74%,CIDR+PMSG处理组试验羊的发情率为94%。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采用CIDR+PMSG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NCG(N-氨甲酰谷氨酸)对妊娠前期鄂尔多斯细毛羊血液、尿囊液和羊水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和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50.62±0.52 kg的受孕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40只,随机分为3组(NCG1组饲喂基础日粮+0.30 g NCG/d(n=13),NCG2组饲喂基础日粮+0.40 g N...  相似文献   
13.
瘤胃内原虫数量较少,但体积相对较大,在瘤胃发酵和营养利用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与传统的低质粗饲料饲养模式相比,瘤胃原虫在现有的高精料条件下对小肠蛋白质的贡献应当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原虫对不同营养底物有化学感知作用,其中PI3K/AKT/mTORC1通路在瘤胃原虫对营养的化学感知上发挥重要作用。了解瘤胃原虫化学感知作用信号传导规律,对于保障反刍动物瘤胃健康和提高日粮氮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对围产期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浆和乳中钙转运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母羊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第5、9和15天,Trp组母羊泌乳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9和15天,5-HTP组母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6~30天,5-HTP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产后第15天,Tr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天,Trp组血浆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0天,Trp组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9和30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Trp组和5-HTP组血浆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灌注5-HTP可以促进母羊泌乳,提高羊羔平均日增重;灌注5-HTP和Trp可以增加血浆和乳中钙、5-HT浓度及血浆PTHrP浓度。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不仅为机体提供能量,还是微生物自身生长的能源。瘤胃微生物并不是把瘤胃发酵的产能都用于生长,部分被用于自身维持、贮存(合成糖原)以及产热散失(能量溢出)。因此,了解微瘤胃生物利用能量的规律,并优化瘤胃微生物的能量利用率及其生物合成量是提高瘤胃微生物效率的关键。论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能量的利用规律,通过协同日粮蛋白质调控来降低能量损失,改善能量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光照和日粮能量干预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毛囊活性和产绒性能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20.36±2.63)kg的2周岁内蒙古白绒山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高能量自然光照组(Ⅰ)、高能量短光照组(Ⅱ)、低能量自然光照组(Ⅲ)和低能量短光照组(Ⅳ),进行5个月的光照控制饲喂试验。结果表明,7月份Ⅳ组次级毛囊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Ⅳ组试验羊的CP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9月份Ⅳ组试验羊的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的NDF和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和Ⅰ组(P0.05),Ⅱ组次级毛囊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10月份,Ⅰ组试验羊平均体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和Ⅳ组试验羊的CP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Ⅳ组次级毛囊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和Ⅳ组试验羊的平均绒长度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Ⅳ组试验羊的平均绒细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试验羊的平均绒重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相同光照时间高能量组试验羊平均体重提高6.98%,绒细度增加;相同能量水平短光照组试验羊的DM、NDF和CP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皮肤次级毛囊活性,绒长度和绒重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畜禽配合饲料中普遍添加抗生素用于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具有饲喂效果显著、稳定等优点,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菌、畜产品药物残留等弊端。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天然绿色环保添加剂,具有和抗生素相似的饲喂效果,但却存在不稳定的弱点。因此,研究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已成为饲料添加剂研制的一个新课题。试验在肉鸡生产中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为两者在实际生产中的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妊娠前期鄂尔多斯细毛羊子宫内膜层及胎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受孕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40只,随机分为3组:NCG1组饲喂基础日粮+0.30 g NCG/d(n=13),NCG2组饲喂基础日粮+0.40 g NCG/d(n=13),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n=14),开展妊娠期0 d至90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妊娠期第90 d,NCG1组胎儿肺脏重显著高于对照组,NCG2组胎儿肝脏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第17天,NCG1组母羊子宫内膜OP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NCG2组(P0.05)和对照组(P0.01),NCG2组母羊子宫内膜Integrinαvβ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第90 d,NCG2组和NCG1组胎儿肾脂肪BMP7(P0.05)和UCP-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NCG1组(P0.01)胎儿肾脂肪PGC-1α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NCG2组(P0.01)胎儿肾脂肪PRDM16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本试验条件下,妊娠前期日粮中添加NCG有效促进了鄂尔多斯细毛羊妊娠识别、早期胚胎定植和子宫内膜层发育,保障了胎儿早期程序化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滩羊母羊在非繁殖季节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同期经产母羊200只,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0只,分别在母羊空怀期和妊娠期饲喂不同梯度的NCG预混料至全混合日粮(TMR)。在滩羊非繁殖季节乏情期,对空怀母羊采用PRID+PMSG+LRH-A3+PG诱导发情处理|对其羔羊实行早期隔栏补饲及早期断奶,羔羊组补饲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一致,测定其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试验2组第1情期受胎率(第二同期处理)、产羔率、产双羔率、断奶重和断奶成活率分别比4组(CK)提高45.83%、20.45%、210.13%、11.00%和5.83%(P > 0.05),其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率、空怀天数和产羔间距分别比4组降低33.37%、3.54 %和1.34%(P > 0.05)|试验1组第1情期受胎率(第一同期处理)、羔羊初生成活率和断奶成活率分别比4组提高43.58%、5.32%和7.90%(P > 0.05),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率比4组降低65.98%(P > 0.05)|试验3组羔羊初生重比4组提高4.53%(P > 0.05),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率比4组降低11.11%(P > 0.05)。结果提示,在滩羊非繁殖季节乏情期,母羊添加NCG 1.027 g/d DM(空怀期)和1.195 g/d DM(妊娠期)饲粮,能提高母羊的第1情期受胎率、产羔率、产双羔率、羔羊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减少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率、羔羊断奶天数、母羊空怀天数和产羔间距等繁殖力指标,可作为滩羊实现“两年三产”高频繁殖目标的优选饲粮方案。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滩羊|诱导发情|繁殖性状|两年三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