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2011~2014年,调查了海南省6个县市125份甘蔗根际土样的植物线虫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海南甘蔗地每百克土壤中平均含有植物寄生线虫57条,其中沙性土壤中线虫平均含量达到143条,高于粘性土壤的42条。所分离出的线虫分布于13个属,包括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spp.)、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spp.)、剑线虫属(Xiphenema spp.)、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 spp.)、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 spp.)、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 spp.)、拟长针线虫属(Paralongidorus spp.)、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 spp.)、肾形线虫属(Rotylenchulus spp.)、垫刃线虫属(Tylenchus spp.)、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 spp.)和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 spp.)等。根据形态学特征及测量值,初步鉴定饰环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annulatus)及玉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zeae)为海南甘蔗上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22.
植物线虫是危害热带作物生产的一大重要植物病原。由于适宜热带气候和土壤条件,热作线虫病害具有种类丰富、繁殖世代多和群体大的特点,掌握热作线虫发生规律,控制热作线虫病害发生对保障热作顺利生产必不可少。概述了热带作物线虫病害危害情况、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及服务三农现状,提出提升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水平及服务三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3.
中国热区小,世界热区大,与世界其它热带农业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提高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的必要途径。近年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国际科技合作已实现了从"迎来送往"向"项目-人才-基地"合作模式的转变,但仍存在合作项目和经费不足,合作的宽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拓宽国际科技合作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两广地区香蕉根际寄生线虫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和鉴定了两广(广东、广西)地区香蕉根际寄生线虫的种类。从两广地区香蕉根际的62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1属13种具口针的线虫:发生最普遍的线虫为根结属(Meloidogyne Goeldi),两省区香蕉根结线虫病(Root—Knot Nematode.RKN)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Kofoid et White)Chitwood]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Treub)Chitwood]的混合群体:其它分布较广的种包括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Linford et Oilveira)、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Sher]、南方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australis Xie et Feng)和燕麦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等:厚皮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achydermus Seinhorst)、装饰小环线虫[Criconemella ornata(Raski)Luc et Raski]、松拟盘旋线虫(Pararotylenchus pini Mamiya)、裸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maxbnus Allen)、普通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vulgaris Brzeski)、短小茎线虫(Ditylenchus,nanus Siddiqi)和蘑菇拟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nimucronatus Bessarabova)等为零星发生的种类。其中,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 Siddiqi)线虫首次在国内香蕉上报道。所有样本中均未检出穿孔线虫(Radopholus spp.)和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pp.)。  相似文献   
25.
食用仙人掌软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表明:荆州食用仙人掌软腐病的病原是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uora)。该菌株与对照菌株大白菜软腐病菌相比,其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完全相同,仅培养性状和致病性略有差异,可使多种蔬菜发生软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