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病。笔者就PRRS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蛋白、免疫学特征以及疫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严重威胁着世界养禽业及人类健康.随着对流感病毒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已经从对流感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转移到对非结构蛋白即NS1蛋白的研究上来.研究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对凋亡的调节作用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是否产生干扰素及其所感染的细胞系直接相关.NS1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干扰素的产生,在流感病毒颉颃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的禽群,干扰了禽流感的诊断,掩盖了禽流感的流行,增加了禽流感的预防难度.NS1蛋白作为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临床应用中作为鉴别诊断免疫禽和自然感染禽的检测抗原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3.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以牛、猪和绵羊等偶蹄的家畜及野生的动物为主要感染对象的多种偶蹄动物的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因其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世界范围内的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发达国家针对口蹄疫主要的防控技术手段是依靠其严厉的检疫制度,凭借强有力的财政扶持,迅速处理病畜和易感群体。而我国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4.
为调查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的流行情况,从2013—2019年,在中国6个奶牛养殖区域集约化牧场,通过随机采样收集犊牛鼻拭子1 878份,对样品进行M.bovis分离鉴定,并分析M.bovis阳性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以及犊牛日龄与M.bovis阳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间上,中国不同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是不同的。其中西北区(38.7%)高于华东区(35.6%)、华北区(33.6%)、华中区(30.8%)、华南区(29.9%)和西南区(27.1%)。2)时间上,2013—2015年M.bovis 阳性率平均值为47.9%,三年间M.bovi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21.1%,四年间M.bovi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013—2015年M.bovis 阳性率显著高于2016—2019年M.bovis 阳性率(P<0.05)。3)季节上,夏秋季节M.bovis平均阳性率为31.3%,冬春季节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33.9%,不同季节M.bovi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M.bovis 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正相关。综上,2013—2019年,中国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32.6%,M.bovis在中国呈长期流行趋势。季节并不影响M.bovis在犊牛中的流行。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线性正相关。本研究丰富了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流行情况数据,从病原学角度为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主要血清型,试验从内蒙古地区9个牧场共采集236份奶牛乳房炎患牛的奶样,采用常规微生物方法、生物化学反应方法、动物试验和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常规微生物学检验分离得到162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124株、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29株、腐生葡萄球菌(S.saparophytics)9株。动物试验得到116株致病性S.aureus。PCR方法鉴定出荚膜多糖5型S.aureus23株,占致病性S.aureus的19.83%;荚膜多糖8型S.aureus61株,占致病性S.aureus的52.59%;荚膜多糖5型和8型S.aureus占致病性S.aureus的72.41%。说明5型和8型S.aureus是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76.
77.
乳酸菌发酵骨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用乳酸菌对不同浓度的骨泥进行发酵发现,发酵骨泥液中游离钙的含量明显提高。10%的骨泥经乳酸菌发酵其游离钙的含量比未经发酵的鲜骨泥提高8倍,20%的骨泥经发酵后比鲜骨泥提高5倍。另外,骨泥发酵液在室温条件下(15℃~20℃)保存,1个月内其乳酸菌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9以上。  相似文献   
78.
乳酸菌发酵骨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用乳酸菌对不同浓度的骨泥进行发酵发现,发酵骨泥液中游离钙的含量明显提高。10%的骨泥经乳酸菌发酵其游离钙的含一比未经发酵的鲜骨泥提高8倍,20%的骨泥经发酵的比鲜骨泥提高5倍。另外,骨泥发酵液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个月内其乳酸菌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6以上。  相似文献   
79.
将水溶性苜蓿多糖(WSAP)以3种方式给予艾维茵肉仔鸡,分别在7,14,28,42日龄每组随机抽取3只鸡扑杀,采取免疫器官,用常规方法制片,观察免疫器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WSAP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0.
牛用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结合养牛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用于牛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强瘤胃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活性;②提高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③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④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提早断奶,防治下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