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1篇
  22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将 2 0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牛分成 4组 ,每组 5头。一组作为对照组 ,另外 3组作为试验组分 3个水平进行“万力补”饲料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饲喂“万力补”对牛奶的 p H值、体细胞无明显影响 ,对乳脂率和乳蛋白有较明显的效果。在试验组的 3个水平中 ,以万力补添加量为2 0 0 g/头·d效果最好 ,产奶量提高 2 .30 kg/d。  相似文献   
72.
有机物料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2):70-76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效果,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和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有机物料(秸秆、猪粪、泥炭和木质素)对石灰性潮土和酸性红壤、黄棕壤pH的动态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秸秆后,土壤培养试验和油麦菜盆栽试验中潮土pH降低,红壤pH增加,但秸秆对潮土pH的降低作用及对红壤pH的增加作用均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在樱桃萝卜及小麦盆栽试验中,秸秆对潮土和黄棕壤pH影响不显著。秸秆增加第一茬萝卜试验中红壤pH,降低第二茬试验中红壤pH。施用猪粪、泥炭和木质素后,土壤pH随时间变化不显著。施用猪粪后,潮土pH降低,红壤和黄棕壤的pH增加。泥炭可降低潮土和黄棕壤的pH,对红壤pH影响不显著。在樱桃萝卜盆栽试验中,施用木质素后潮土pH降低,第一茬试验中红壤pH升高,第二茬试验中红壤pH变化不显著。因此,只有施用猪粪降低潮土pH、增加酸性土壤(红壤和黄棕壤)pH,对土壤pH具有一定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3.
聪明反被聪明误陕维新1992年3月的一天,某县拖拉机驾驶员刘某,驾驶小四轮为本村村民拉砖。在回程的路上,不慎将车上坐的村民碾压而死。事故发生后,刘某私自撤除现场,两天后才向农机监理机关报案。监理人员接案后,即速对现场进行勘查取证,最终认定事故是因刘某...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苹果树休眠枝条含水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地形、不同农艺措施处理对果树枝条受冻害“抽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坡地形热量状况最好、果树受冻害程度最轻,台坪次之,塬面受冻害程度最重;生育期灌溉和果园深翻可以明显降低枝条受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的规范应用,很多作物都开始采用滴灌技术,该技术"节水、节肥、增产、增效"效果明显,不但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近几年,甘肃甘州在制种玉米上开始应用滴灌技术,目前推广面积近0.2万hm2,为了更好的推广该技术,现将该技术从滴灌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汇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在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土地流转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所以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对城乡统筹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从我国现有土地流转模式的概况入手,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着重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构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7.
78.
针对不同生态区水热资源紧缺,风灾倒伏频发、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京X005’为母本、‘京27’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成玉米新品种‘MC278’。该品种在吉林、河北等地接种表明,对小斑病、弯孢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的抗性较强,易感染大斑病,中抗吉林地区玉米螟。在北京、内蒙等地不同年度的区试中,‘MC278’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CK),产量最高达16166 kg/hm2,平均产量增幅达8.3%;‘MC278’的粗蛋白质、粗淀粉、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郑单958’。2019年河北、山西、内蒙等地生产中,产量均高于12804 kg/hm2,产量最高达14283 kg/hm2;‘MC278’配套适宜播期、密度、水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及收获技术。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90030),种植区域包括安徽、山西、山东等15个省级区域。  相似文献   
79.
80.
同样是种植棉花,有的667平方米产皮棉可达100~150千克,有的只有50千克左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备耕工作的差异。备耕抓得早,基础打得牢,棉花增产就有把握,反之,棉花产量就会受到制约。1.备当家良种不少农民对棉早花良种抱的期望值很高,购种的积极性很高,但盲目性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