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宁海白’白沙枇杷大棚防冻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宁海白’是1994年在宁海县一枇杷园发现的白沙枇杷优良变异单株,该单株表现果形大、糖度高、风味浓郁。2003年通过新品种鉴定,2004年通过国家级林木良种认定。优质的‘宁海白’枇杷销售价格20~30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葡萄栽培而积的快速增大,栽培区域的相对集中连片,栽培管理模式的改变及品种资源引进交流的频繁,为害葡萄的害虫种类逐渐增多,其巾部分次要害虫已经开始上升为主要害虫.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inosa Bremer et Grey),属鳞翅同天蛾科,在国内各匍萄产区均有分布,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调查表明,该虫在葡萄结果园内的危害性不大,但对新建葡萄园,尤其是以葡萄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为目的的引种繁育园危害性极大,鉴于此,特将其生物学特性、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4.
十个南方蜜梨品种田间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8~1995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引入翠冠、脆绿、清香、黄香、丰水和香绿等6个品种的接穗或苗木,从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引入黄花、西子绿、新世纪和幸水等4个品种的苗木或接穗。对引入品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考查。高接观察。对引入的品种均于引入当年高接于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园艺场的2~3年生黄花梨(棠梨砧)大侧枝上,每个品种高接5株3~8个部位不等,并于1995~1998年进行适应性、生长势、结果习性、成熟期、果实品质的田间初步观察鉴定。生长结果特性观察。以生长势、结果习性、果实生长发育动态、果实性…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冷却水水温对影响S195柴油机功率、耗油率测试结果的影响,找出了适宜的冷却水温度范围,从而为制定小型拖拉机功率和耗油率测试规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生物炭和有效微生物群(EM)菌有机肥对杨梅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十二年生慈荠为材料,采用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初步探讨不同配比施用对杨梅园土壤营养和杨梅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明显提升,春梢叶绿素含量也显著提高,其中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三者混施效果总体好于生物炭或EM菌肥与化肥混施,生物炭和EM菌有机肥混施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肥效比较,株施生物炭5 kg+EM菌有机肥5 kg+三元复合肥0.25 kg效果最好。为生物炭和EM菌肥的应用及杨梅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系从“荸荠”杨梅中选育出的大果优质新品种,曾命名为“甬选56号”,2007年命名为“慈荠”,2008年2月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48.
我国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的品种退化严重。作者在宁波市江北区南联村荸荠种杨梅园选出了一株大果、优良的甬选56号单株。其单果重和果径分别达(14.25±1.56)g和(3.00±0.11)cm,均显著大于普通荸荠种[单果重和果径分别为(9.05±1.39)g和(2.55±0.09)cm];甬选56号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有机酸总量分别为(125.97±4.25)和(10.04±0.32)mg/mL,普通荸荠种分别是(106.90±3.29)和(8.44±0.19)mg/mL。经过4年对甬选56号和普通荸荠种杨梅主要生物学和果实品质特征的调查,结果表明甬选56号的大果型和果实品质等优良性状具有稳定性,结合AFLP分子鉴别结果,认为甬选56号是一个变异新株系。  相似文献   
49.
Red bayberry (Myrica rubra) possesses great economic importance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however, it is affected by many diseases. A survey of leaf diseases on M. rubra cv. Biqi was conducted at Cixi,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Typical symptoms observed were red to red-brown necrotic lesions on the leaf tips or margins. Four Pestalotiopsis isolates from leaf lesions and three Pestalotiopsis isolates from healthy barks were collected. Thes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P. sydowiana, P. microspora, and P. disseminata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dentification was verified by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alysis of rRNA. Isolates of P. sydowiana and P. disseminata induced leaf necrosis as observed in the field while isolates of P. microspora were not pathogenic to red bayberry cv. Biqi. These pathogens were reisolated consis-tently from inoculated plants, confirming Koch’s postulate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radition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eing used for Pestalotiopsis spp. on red bayberry in China.  相似文献   
50.
‘夏至红’是从浙江余姚西山地区优良粉红色杨梅单株中选育出的中熟(6月21日左右成熟)新品种。果实近圆形(2.81 cm × 2.97 cm),果色粉红,肉柱顶端平,平均单果质量15.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可滴定酸(以柠檬酸计)0.71%,风味甜酸适口,香气独特,品质优,宜鲜食或加工。该品种树势强健,结果性能优良。适宜宁波市以及浙江省内生态环境相似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