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通过浸种处理和土壤处理,分析了Cu、Zn、、Mn和Mo等几种微量元素对香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认为微量元素影响香稻生长和产量是通过以下途径,即活化萌发过程、加速分蘖生长、增加有效穗和提高结实率来实现的.微量元素对香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土壤施入微量元素的效果要比相应盐溶液浸种好,土壤施入CuSO4可以获得最大增产,而浸种则以(NH4)6Mo7O24·H2O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2.
不同时期断水处理对高原粳稻产量和物理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蘖期适时断水对产量影响最小,且有利于提高物理品质;幼穗分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断水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显,断水时间越长,对产量和物理品质的负面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3.
马铃薯新品系LX2-2的选育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新品系LX2-2由西昌学院新近选育,总结了其选育经过,通过对该品系进行晚疫病抗性及病毒性退化的鉴定表明,该品系抗晚疫病、抗病毒病、生长势强、矮健,结薯十分集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产量测产达到了46.911 t/hm2。  相似文献   
44.
本启示了西昌农田害虫天敌寄生性昆虫96种,捕食性昆虫81种。  相似文献   
45.
以烤烟新品系JSZX–09–011杂交一代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钾肥施用量(K2O施用量分别为135、180、225 kg/hm2)和基追比例(钾肥基肥和追肥比例分别为3∶7、5∶5、7∶3),研究攀西烟区“前干后湿”钾肥调控对烤烟烟叶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180 kg/hm2条件下,烟株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以及最终产量等较均其余处理表现出较大优势,前钾后移则能有效改善烟株冠层结构,提升其光合作用; 随着追肥比例提高,冠层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烟株光合作用,烟碱含量则有降低的趋势,糖碱比、钾碱比趋向协调,烟叶品质明显提高。在攀西烟区供钾量180 kg/hm2,基肥和追肥比例为3∶7,有利于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协调,提高烟叶工业适用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高含钾量是优质烟叶的一项重要指标。比较不同烟草品种的含钾量及其对施用钾肥的反应,为筛选高钾基因型烟草品种提供基础。【方法】以 93 份烟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凉山州进行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设置常规钾 (K2O = 300 kg/hm2) 与低钾 (K2O = 150 kg/hm2) 两个水平,成熟期测定烟叶含钾量,以聚类分析将烟草分类,并分析其在不同叶位间的基因型差异。【结果】施钾量影响烟草上、中、下部叶片钾含量,常规钾水平下的烟叶含钾量高于低钾水平,常规施钾量下的上、中、下部烟叶含钾量分别为低钾水平下的 1.13、1.14、1.15 倍 (2014 年) 和 1.10、1.25、1.35 倍 (2015 年) 。将烟叶含钾量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被划分为高钾型、普通型和低钾型 3 类,并筛选获得了典型材料。高钾型烟草的上、中、下部烟叶含钾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型及低钾型烟草材料。常规施钾水平下,高钾型烟草的上、中、下部烟叶含钾量分别是低钾型的 1.50~1.92、1.54~2.52、1.31~2.36 倍;低钾水平下分别为 1.27~1.93、1.66~2.24、1.72~1.73 倍。【结论】高钾基因型烟草上、中、下部烟叶的含钾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型和低钾型;普通型上部叶的含钾量与低钾型烟草之间无显著差异,中、下部烟叶含钾量普通型显著高于低钾基因型。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筛选获得了 6 份高钾型烟草材料,包括嘎吉红大、长叶红大、达白 1 号、达白 2 号、MFZS、930032-7,可应用于烟叶生产,亦可为富钾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育种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7.
本探讨了大学生的创新学习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创新学习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并就大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