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301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238篇
  163篇
综合类   1150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625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回顾与讨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和应用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土壤学的重要命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与土壤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土壤质量的概念与质疑,给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的参考定义,强调了这些概念和定义仍处于发展之中。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续利用以及对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环境“优劣”的一种概念,是特定需要之“环境条件”的量度,它与土壤的健康或清洁的状态,以及遭受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本文重点讨论了土壤环境质量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土壤环境质量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标准的制订和土壤“可提取态”和植物有效性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2.
香蕉农杆菌介导高效转化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香蕉(Musa spp.)的横切薄层切片(tTCL)外植体作为转化受体,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香蕉的因素。研究表明,菌液的预处理和重悬液的pH值是影响香蕉转化的主要因子,而乙酰丁香酮(AS)是香蕉遗传转化中必需的酚类物质,80μmol/L是较理想的浓度;感染时间以8-15min,共培养的时间和温度分别以4-5d及26℃为最佳的条件。  相似文献   
973.
974.
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与土壤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土壤”一词在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中均可以找到,就像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样,没有土壤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基础,因而土壤质量的保护与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密不可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土壤科学工作者与世界同行相比,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自从加入WTO后,绿色壁垒使我国贸易在诸多方面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与挑战;  相似文献   
975.
根据杜仲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气候特征,对气象因子影响杜仲剥皮再生进行5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得出杜仲环剥与生态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尤以降雨量、日照等因子为主导因子,具备适宜的主导气象因子的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前后。这段时期环剥树剥面愈合率高,达85%以上;植株成活率可达100%;再生新皮年生长厚度可达1.5mm以上  相似文献   
976.
用蒸煮法从玉米芯中提取木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用蒸煮法从玉米芯中提取木聚糖的研究,结果表明,粉碎至5mm大小颗粒的玉米芯用0.1%H2SO4在60℃条件下浸泡12h,滤去浸泡液,然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0,于120℃下蒸煮60min,木聚糖的提取率可达20%,且提取液的还原糖与总糖质量之比小于38%。  相似文献   
977.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是危害猕猴桃的主要病害,株发病率达60%~70%,病情指数为18.12~21.50.1986~1988年期间笔者对此病作了初步的研究。根据病原线虫雌虫的会阴花纹特征,雄虫头部、口针的形态,2龄幼虫的长度,确定病原线虫为下列3个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 jaranic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其中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它1年发生6代。防治此病的药剂以力满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78.
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及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了不同龄期、生物型、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有毛形、刺形、锥形、腔锥形及腔形5种类型。毛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细长且顶端略弯曲,主要分布在触角第1-2节。刺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的表皮领中,顶端弯曲或不弯曲,在触角各节上呈均匀分布。锥形感受器粗短,直立于触角表面,其数量约占总数量的50%,集中分布在触角第10-20节。腔锥形感受器为1个锥状突起,着生于1个陷于表皮下的腔中,小锥表面有沟纹,顶端有小孔。腔形感受器为1个直径约3-4μm空腔,或者腔内有非常小的锥状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腔形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第10节以后,在第10节以前分布很少。对感染微孢子虫的东亚飞蝗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发现感受器分布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有些感受器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979.
天然草原施用稀土微肥的土壤生物活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羊草草原设置的稀土微肥控制试验区内,对草原进行不同次数和不同浓度的喷施稀土微肥处理,测定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在牧草生长季,喷施1000mg·L-1稀土微肥可刺激羊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增多,特别是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磷酸酶、脲酶等土壤酶的活性显著增强,从而加速了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转化过程,成为稀土微肥促进牧草增产的主要土壤生物学机理。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喷施或灌施稀土微肥对各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和不同土壤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并与其作用时间有关,稀土微肥作用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刺激有效,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总体分析,1~2次·a-1喷施1000mg·L-1稀土微肥效果最佳。如喷施浓度过高,则会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80.
包膜肥料对巨峰葡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包膜肥料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施用包膜肥料,研究包膜专用肥料对巨峰葡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肥料可改善巨峰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包膜肥料的施用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以包膜加抑制剂比常规施肥减量20%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和NPK常规施肥分别增产35.41%和10.52%;施用包膜肥料后葡萄的糖酸比变化不大,而Vc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