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超级杂交稻组合“国稻1号”在江西修水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2.
<正> 从50年代至今,我省多数年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苹果幼树越冬抽条现象,尤以1956、1967、1979和1991年较为严重。经调查,今春太谷县曹庄一带4~5年生金冠和红星苹果树枝干抽条率高达86.5%,造成树冠残缺,树形紊乱,群体整齐度被破坏,不能适龄结果。抽条严重者,地上部全部枯死。因此,幼树越冬抽条仍是当前果树生产上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幼树越冬抽条是冬春季节枝干失水枯干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症状是表皮皱缩,皮部呈淡黄绿色,木质部变硬,失去弹性,呈脱水状枯死。经显微观察,抽干的枝条细胞壁较薄但完整无损,导管畅通无阻,髓射线明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分层取样法研究了两年生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隔行混播和同行混播人工栽培草地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和化学结合形态。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时期,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单播紫花苜蓿草地最高,其次为隔行混播草地,二者与单播无芒雀麦草地、同行混播草地间差异极显著 (P<0.01);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以隔行混播草地最大(1.27),同行混播草地次之(1.16),二者与单播紫花苜蓿草地(0.99),单播无芒雀麦草地(0.94)间差异极显著 (P<0.01),说明混播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有机碳化学结合方式上均以铁铝键结合为主,各处理不同层次铁铝键结合有机碳均极显著高于钙键结合有机碳(P<0.01)。  相似文献   
114.
115.
通过对浸出油、土榨油和冷榨油等3种不同工艺制取油,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等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以探明不同加工工艺对茶籽油品质与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工艺制取油,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随贮藏时间延长,总体变化呈增长态势。但3种工艺制油,酸价指标增幅分别为325.0%、136.0%和120.9%,质量安全指标合格率分别为20%、0和100%;过氧化值增幅分别为89.7%、46.1%和85.7%,合格率分别为20%、80%和100%;苯并[a]芘增幅分别为202.5%、177.8%和65.7%,合格率分别60%、40%和100%。因此,低温冷榨工艺制油,常温下在3 a贮藏期内,通过检测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增幅相对较少,分别是120.9%、85.7%和65.7%,且苯并[a]芘含量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性不大,其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其产品滋味柔和清香,色泽澄清透明,保持生理活性物质,质量风险可控,是一种高端木本油料植物食用油。  相似文献   
116.
针对高温压榨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环境影响,研究低温冷榨工艺预处理关键因素并加以应用,重点分析油茶培管、采摘、加工等低温冷榨预处理关键技术对茶籽油出油率和品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霜降后7 d采摘出油率高达29.4%,比提前采摘提高11.8百分点,且两者品质差别极大;油茶籽果实带壳压榨,壳仁分离,仁中含壳控制10%~15%左右,出油率高达26.8%;对低温冷榨与传统高温压榨产品风险性进行比较,冷榨油原汁原味,产品没有风险。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介绍了名优茶栽培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茶园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茶叶高产、稳产、优产,为茶树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首府,其蔬菜生产基地所种植和所批发销售的蔬菜质量安全影响着本地及整个新疆地区蔬菜质量安全,影响蔬菜质量安全两个重要因素为农药的使用和化肥的喷施。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管,实行了由产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了解化肥对蔬菜环境及蔬菜本身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如何更加深入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9.
保护性耕作对科尔沁沙地坨沼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坨沼区坨子地和甸子地在不同耕作方式(传统、防护林保护)、不同耕作年限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影响较大,与CK2相比,坨子地保护性耕作T4、T5的耕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0.16,0.21g/cm3;2~0.02mm的颗粒含量分别降低了27.99%,40.59%;与CK1相比,甸子地保护性耕作D3、D4的耕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0.21,0.29g/cm3;2~0.02mm的颗粒含量分别降低了42.85%,55.59%。且保护性耕作土壤容重和2~0.02mm的颗粒含量均低于传统耕作。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与CK2相比,坨子地保护性耕作T4、T5的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2.69,18.65g/kg;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7.7,15.7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27,27.06mg/kg;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0.19,46.58mg/kg;与CK1相比,甸子地保护性耕作D3、D4的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9.77,22.83g/kg;碱解氮含量增加了28.35,25.55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7.36,38.22mg/kg;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9.3,81.5mg/kg。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保护性耕作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120.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基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308户农户调研数据,全面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通过分层优选和分类精培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精准对接政府扶持政策的有效供给,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搭建专门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网络平台,使新型职业农民随时随地获取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以提升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