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生长后期低温冷害一直是亚寒带、热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的评价方法,低温冷害时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叶绿素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变化,水稻耐冷性的遗传机理和性状相关关系,并提出了水稻耐冷性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为每公顷每日稻谷产量100 kg,米质达到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抗两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是选育超级杂交稻最重要的途径。育种家已筛选广亲和基因,并培育了广亲和系,为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条件,配成了亚种间超级杂交稻。但是超级杂交稻组合广适性,高产与优质协调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培矮64S/R 292,Y 58S/R 292为材料,以丰源优299为对照,研究了水稻倒3叶叶长、叶宽、叶片披垂度、叶片卷曲程度等主要形态指标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培矮64S/R 292,Y 58S/R 292叶片所处空间层高,叶片卷曲程度大,叶片挺直,不遮阴下部叶片,有效光合面积大,光合态势好。与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倒3叶叶长、叶宽、叶片卷曲度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披垂度与产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水稻柱头外露率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柱头外露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有质核互作效应。群体改良能够影响柱头外露率性状表达。对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机理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优ⅠA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ⅠA为一具有印尼水田谷6号细胞质源、高异交率和优质的籼型不育系,1992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配组的多个组合巳通过审定并应用于生产。文中介绍了该不育系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繁殖制种技术及其提纯复壮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丰优9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选不育系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9号配组而成的中熟晚稻新组合。表现株叶形态好、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2002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S手段改良恢复系R838稻瘟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杂交水稻恢复系R838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MAS手段将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目标受体,通过连续多代回交并对其回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或稻瘟病抗性表型鉴定。筛选回交高世代群体自交,并用三系不育系进行测配。结果表明:F1目标基因占有率为52.4%,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其所含目标基因的占有率稳定在50%左右,通过回交高世代群体苗瘟表型鉴定,苗叶瘟抗性3~9级,株系间差异明显;用三系不育系配组,F1苗叶瘟抗性随入选父本抗性提高而提高,且农艺性状与R838基本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用pigm稻瘟病抗性基因改良目标受体的稻瘟病抗性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九二0”对水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二0”对水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EfectsofGA3onoutcrossingrateofMSlinesinriceandanalysisofthereasons邓应德唐传道郭名奇毛昌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广西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稻柱头外露率差异极显著的亲本Ⅱ-32B和冈46B杂交,对亲本、F1和F2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F1柱头外露率介于高、低柱头外露率亲本Ⅱ-32B和冈46B之间;F2群体柱头外露率表现正态分布,说明柱头外露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498个F2单株群体中选择极端高柱头外露率和极端低柱头外露率的单株分别组成高、低柱头外露率池,利用9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引物RM3437、RM31、RM3188、RM5310和RM3395在两亲本和两池间均检测到多态性;单标记分析法表明,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和RM31,第2染色体上的RM3188,第1染色体上的RM5310和第8染色体上的RM3395与柱头外露率呈极显著连锁关系,对该群体柱头外露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3.65%、13.62%、7.09%、4.63%和4.83%.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RM31可能与同一个主效QTL连锁,该两标记可用于水稻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20.
丰源A及其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应德  刘阳梅  陈志兵  汪海 《杂交水稻》2005,20(2):58-60,76
以后期耐冷性较差的不育系V20A和金23A、杂交组合汕优77为对照,测定了后期耐冷性较强的不育系丰源A及其与3个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在盛花期、乳熟期和黄熟期剑叶中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丰源A及其所配系列组合在乳熟期和黄熟期剑叶中叶绿素含量均较高,而丙二醛含量均较低.这是丰源A及其系列组合生长后期具备较强耐冷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