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0篇
  37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1.
摘要:为健全兰州百合良种繁育体系,避免因 使用自然生长的母籽进行繁育而造成的品种混杂、 种球自然退化和病虫害累积严重等问题,经过多年 试验,通过开展脱毒及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以及组培种球的驯化移栽等试验,总结形 成了兰州百合脱毒原种球繁育技术,包含材料选 择、脱毒原原种的获得、脱毒原种球的获得等关 键技术。利用该技术可获得达80%以上的茎尖存活 率,同时,病毒脱除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12.
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探讨坡面产沙和泥沙连通性对植被分布的响应对揭示土壤侵蚀过程机理及预测坡面侵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人工放水冲刷试验,分析3种植被布设位置(坡上、坡中、坡下)在不同冲刷流量(3.2,5.2 L/min)和不同覆盖度(0,30%,50%,70%)下的减沙效益,结合坡面产沙潜力指数探究植被覆盖影响下的泥沙连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不同盖度下的平均减沙效益及其稳定性来看,植被布局的减沙效益随盖度变化,且坡下植被空间分布最优。随冲刷流量增加,不同植被布局间的减沙效益差距缩小;(2)当植被盖度≤30%时,冲刷流量对坡面产沙的影响贡献较大;随盖度增加,植被的影响贡献程度大于冲刷流量,成为影响坡面侵蚀的主要因素;(3)坡面产沙潜力指数在不同植被盖度和分布位置下表现出明显差异。随盖度增加,产沙潜力指数减小,泥沙连通性减弱;坡下布设植被相比坡上和坡中产沙潜力指数最小,泥沙连通性最弱。该指数与产沙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产沙潜力越大,泥沙连通性越强,产沙量越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索土壤侵蚀机理及植被的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3.
为深入探索不同植被盖度及其格局在不同冲刷流量下的坡面侵蚀过程机理,利用野外人工冲刷试验,以自然恢复草本植被小盖度格局、坡上相对聚集格局、坡中相对聚集格局、坡下相对聚集格局和较大盖度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水流路径长度和水流阻抗指数,分析了不同植被盖度及格局对坡面侵蚀和水文连通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植被盖度及格局可影响坡面的侵蚀状况。坡面植被盖度为13.5%的产流产沙量分别是盖度为34.0%坡面对应值的2.36,3.02倍;同时与坡上和坡中相对聚集格局相比,坡下相对聚集格局的坡面产流产沙量最多,其中产流量分别增加16.42%和8.00%,产沙量分别增加26.53%和23.56%。但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加,不同植被盖度和覆盖位置下的坡面产流产沙量差距减小。(2)植被盖度与水流路径长度和水流阻抗指数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同时水流路径长度在不同覆盖格局下存在差异,其中坡上相对聚集格局的水流路径长度分别比坡中和坡下相对聚集格局减少10.89%和18.33%。而水流阻抗指数在不同覆盖格局下表示意义不明确,但可灵活反映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水文连通性变化。(3)坡面产流产沙量随水流路径长度和水流阻抗指数增加呈显著的指数变化趋势。水流路径长度和水流阻抗指数均可作为反映坡面侵蚀过程及其机理的参数之一。该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坡面侵蚀过程机理及定量评价水文连通性与植被和坡面侵蚀的作用关系具有参考价值,从而为坡面侵蚀预测模型完善和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14.
为了研究小球藻作为生物肥料的潜能,以盆栽小麦为实验材料,探究施用不同浓度的小球藻对小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根部冲施小球藻能提高小麦生长指标,其中株高增加4.01%~11.99%,地上部鲜重增加16.01%~29.42%,叶绿素a增加4.90%~80.72%,叶绿素b增加9.38%,总叶绿素增加11.99%~48.56%。同时,小球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其中有机质增加5.26%~6.93%,碱解氮增加2.89%~10.14%,有效磷增加3.79%~13.11%,速效钾增加6.63%~13.08%,土壤pH也提升0.46%~1.62%。综上所述,施用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增加小麦的生物量,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715.
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中掺假菜籽粕的近红外反射(NIR)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在豆粕中掺入0、5%、10%、15%、20%、25%、30%菜籽粕,每个掺杂水平30份重复样品(建模集样本20个,验证集样本10个)。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样品NIR光谱,使用化学计量学软件拟合建模集样品掺假比例的NIR光谱预测模型,验证集样本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豆粕中菜籽粕掺假比例的NIR光谱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8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1.30。菜籽粕掺假比例为5%、10%、15%、20%、25%、30%的NIR光谱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93%、12.20%、2.21%、1.17%、1.72%、1.69%。研究表明,使用NIR光谱可以对豆粕中菜籽粕的掺假量实现准确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716.
不同覆盖位置下草地坡面水流路径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探索植被覆盖及其格局的减水减沙的水动力学过程及其机理,该研究利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分析了不同植被盖度及其覆盖位置在不同冲刷流量下水流路径长度的变化,以及水流路径长度与植被覆盖度、水动力学参数和产流产沙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坡面水流路径长度作为表征植被格局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可有效影响水动力参数的变化,并且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流速和单位水流功率呈线性减小趋势(P0.01);而糙率系数、阻力系数和径流剪切力则呈指数增加趋势(P0.01)。坡面水流受阻可能性增加,动能减弱,进而导致产流产沙量不断减少,并且冲刷流量越大,减小幅度越大。2)在不同冲刷流量下,水流路径长度与植被覆盖度、水动力参数和产流产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同时随着水流路径长度的增加,一方面,流速和单位水流功率呈对数式上升,坡面水流动能增强;另一方面糙率系数、阻力系数和径流剪切力分别呈对数式和指数式减小,坡面阻滞能力下降,水流侵蚀力增强。最终导致坡面侵蚀状况发生变化,产流产沙量呈对数式增加。因此,水流路径长度可作为反映植被减水减沙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测坡面产水产沙的参数之一。该研究为深化理解植被格局与水文连通性的作用关系,建立合适的植被格局表征和植被减蚀效应评价提供依据,以期增强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特别是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17.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患病羊表现为口唇等部位形成丘疹脓疱、破溃结痂等,影响觅食和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病原因、诊疗方法、预防措施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概述,以供养殖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18.
综合考虑农业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灌区地表水来水量的动态性,结合区间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双侧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和联合概率规划模型,建立区间多阶段双侧随机联合概率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民勤县红崖山灌区,结果表明:1)模型可以解决区间不确定性和约束两侧参数随机不确定性,反映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2)预先设置反映约束条件违规风险的独立违规概率和反映独立违规概率之和的联合违规概率,根据3种联合违规概率水平和3种独立违规概率变化趋势,模型得到在9种情景下的灌溉方案、灌溉面积和灌溉目标;3)随着联合违规概率的增大,系统的灌溉效益逐渐增大,联合违规概率为0.1时的灌溉效益比联合违规概率为0.01时的灌溉效益上下限值分别增大5.31亿元和6.55亿元。同时在不同的情景下,灌区的瓜果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次之,蔬菜的种植面积最小。本研究能够为决策者提供不同的灌溉方案,并为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主要作物灌溉面积分配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9.
<正>河北省冀中南太行山区夏季气候冷凉,越夏番茄不易裂果、品质好、产量高,可以供应平原地区番茄淡季市场,番茄采收后接茬种植切花百合,又可以满足春节期间年宵花市场对鲜切花的需求。河北省平原地区番茄生产主要以春提前、秋延后及越冬茬口为主,因越夏茬口生产难度大,7—9月成为河北省番茄生产淡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