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0篇
  37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为研究桃(Prunus persica L.)自由基清除剂CuZnSOD编码基因对于大豆耐盐性的促进作用,将桃PpCuZnSOD全长基因克隆到连有35S启动子的表达载体上,并通过农杆菌导入大豆基因组中,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阳性转基因植株,并对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基因表达量分析和耐盐性评估。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有较高的耐盐性,表现为种子萌发率和存活率高,叶绿素含量高。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下存活时间更长,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SOD、POD、CAT酶活性较高,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PpCuZnSOD基因过表达可以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SOD活性水平,缓解盐胁迫对大豆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水稻品质和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华北地区主栽的11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5种有机肥处理方法,探讨不同处理水稻的品质、食味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处理对水稻外观品质虽没有显著影响,但有机肥处理的数值高于常规处理,其中,酒糟处理的整精米率最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低;食味方面,蛋白质含量、直连淀粉含量、RVA特性,除味道以外的食味品尝结果不同处理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食味特性各项指标上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米糠处理在食味特性和品尝上都优于其他处理,而且蛋白质含量最低,常规处理直链淀粉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3.
水稻纹枯病抗性关联分析及抗性等位变异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微室接种鉴定法,用144个分布于水稻全基因组的多态性标记,利用TASSEL软件GLM (Q)、MLM (Q+K)和MLM (PCA+K) 3种模型对456份水稻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纹枯病抗性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有13个标记位点至少在两种模型中均被检测到与纹枯病抗性显著关联,单个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84%~8.42%;其中10个标记位点位于以往报道的连锁定位的抗纹枯病QTL附近,3个标记位点(RM1036、RM5371和RM7585)是未曾报道的新的抗病相关位点。抗性等位变异RM7585-150对纹枯病发病病级减效效应最大;有259份材料携带抗性等位变异RM5371-129,占供试材料总数的56.8%,只有26份材料携带抗性等位变异RM1036-82,占供试材料总数的5.7%。水稻纹枯病发病病级与其含有的抗性等位变异数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抗纹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因受气候干旱、草原退化和人为过度开采等因素的影响,野生口蘑的品种在逐年减少,产量在逐年下降.政府应采取措施,在口蘑之乡冀西北通过人工驯化把口蘑产业做强做大,使珍稀的野生口蘑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5.
总结了葡萄各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6.
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子影响、麦田朵草群落及发生数量在地区间、田块间有很大差异。笔者在分析麦田杂草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防除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氨气和硫化氢的挥发是堆肥发酵过程中臭味产生的主要原因。该试验以鸡粪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填充料,调节堆料C/N值,有效控制堆肥发酵过程中臭气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除臭菌剂和填充物料的加入能缩短发酵脱臭的时间,有效降低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损失和硫化氢的释放,与对照相比,除臭菌剂能够提前10d左右消除臭味,糠醛渣可减少氮素损失18.3%以上。  相似文献   
108.
小麦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牛筋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小麦秸秆的不同部位(根、茎、穗)不同浓度水浸液(6.25,12.5,25,50,100mg?mL-1)对牛筋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麦秸秆根、茎、穗部水浸液对牛筋草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牛筋草发芽率逐渐降低,发芽指数逐渐减少,以最高浓度100mg?mL-1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部位水浸液处理的牛筋草发芽率依次为对照(84.5%)>根(71.3%)>茎(68.7%)>穗(58.7%),发芽指数依次为对照(18.39)>根(12.82)>茎(6.77)>穗(6.07)。根部水浸液对牛筋草苗高无显著影响,茎、穗部水浸液只有在最高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幼苗高度,但是对根部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作用,当根、茎、穗部水浸液浓度为6.25mg?mL-1时,牛筋草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7.1%,17.8%及6.6%,而当其浓度为100mg?mL-1时,牛筋草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25.6%、31.6%及95.6%。通过拟合剂量-效应曲线得到小麦秸秆根、茎及穗部水浸液对牛筋草根部生长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19.182,157.545及41.007mg?mL-1  相似文献   
109.
京郊园林绿化废弃物数量测量与地区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加快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鹫峰实验林场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林场卧佛寺分场、延庆四海镇西沟里村、大兴林场,对北京市14种主要树种进行实地试验,估计乔木、灌木等生物量模型,进而测算北京市郊区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数量。结果表明,北京市郊区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为406.395×104 t,主要分布在密云县、怀柔区、房山区、延庆县;按树种计算,乔木产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最多,经济林次之,疏林地和苗圃产生的废弃物较少;乔木产生园林绿化废弃物主要分布在延庆、大兴、怀柔,四旁树分布在顺义和房山,经济林则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影响园林绿化废弃物数量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园林抚育修剪规则、林区抚育规则和采伐任务、自然灾害等。园林绿化废弃物数量的科学测量为后期布局消纳点提供了理论量,是进行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0.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黄淮海北部地区土壤结构改善和籽粒产量提高提出有利的科学依据。试验设夏玉米前茬深松、翻耕、隔年深松和传统耕作旋耕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深松、隔年深松、翻耕能够显著降低1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提高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尤其以20~4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增加2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有利于维持夏玉米灌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7.79%~18.09%;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每公顷产量提高4.1%~9.3%。各处理间以深松和隔年深松处理表现最好,且两处理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隔年深松是兼顾高产节能高效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