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大豆田苗后茎叶化学除草,在大豆苗后杂草2~4叶期茎叶喷施不同剂量的480g·L~(-1)灭草松水剂,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大豆及一年生阔叶杂草的光合率进行测定,确定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灭草松最低有效使用剂量。结果表明:灭草松对一年生阔叶杂草表现快速防除效果,一般在施药后5~10d杂草即干枯死亡,其中对刺蓼、苘麻表现非常敏感,对藜表现一般敏感,对反枝苋表现不敏感。当杂草的光合率值低于20%时,灭草松对杂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大于90%,杂草得到有效防控;当光合率值高于40%时,灭草松对杂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低于60%,杂草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使杂草的光合率低于20%,而对作物的光合率高于70%的剂量即为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的最低有效使用剂量。以一般敏感杂草藜(2~4叶龄)为基准,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灭草松的最低有效使用剂量为600g·hm~(-2)。  相似文献   
132.
2009 — 2012年,对引进的多个油桃品种在甘肃兰州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南方金蜜、瑞光33号、瑞光39号、瑞光40号、瑞光41号5个油桃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未发现特殊病虫害,未发生抽条、冻害等现象,适合在甘肃兰州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3.
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对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有效防治率达61.97%,赤眼蜂防治区的被害籽粒和被害率较对照区差异显著。赤眼蜂防治区较对照区增产8.33%,投入产出比为1∶41。  相似文献   
134.
135.
葡萄组培苗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秀梅  张剑侠  王跃进 《果树学报》2005,22(3):202-206,F004
对中国野生葡萄4个种的6个株系、2个种间杂种、5个鲜食葡萄品种、1个酿酒葡萄品种和5个砧木品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以不同浓度的NaCl作为盐胁迫因子,分别加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耐盐筛选。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的50d内,试管苗的侧芽萌发倍数、增殖系数、生根率、生根数目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试管苗的受害指数、胁迫敏感指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6%NaCl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害率和受害指数呈上升趋势。将供试的19个材料耐盐性分为4个类型:耐盐葡萄类型,包括酿酒葡萄EndFine、燕山葡萄燕山-1、1-1-6(88-110)、莫里莎无核和克瑞森无核;较耐盐葡萄类型,包括红地球、1-1-8(88-110)、户太8号、山葡萄通化-3和秋葡萄平利-7;盐较敏感葡萄类型,包括京秀、101-14MG、3309C和蘡奠葡萄泰山-1、安林-3;盐敏感葡萄类型,包括SO4、1103P、110R和山葡萄华县-47。  相似文献   
136.
2018和2019年7~9月在齐齐哈尔地区通过在玉米田间悬挂黄板(40 cm×25 cm),设距地面1.0 m和玉米雌穗上2种悬挂高度,每7 d更换,调查其对双斑萤叶甲、蚜虫诱杀作用及对主要天敌昆虫的诱集影响。结果表明,黄板对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杀作用,高峰期周平均最多诱杀188头/板。平均单板诱虫量变化反映出双斑萤叶甲7月初始发,8月中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为盛发末期。黄板对有翅蚜有一定的诱杀效果,平均单板诱集有翅蚜量与田间单株玉米上无翅蚜种群密度呈显著线性相关。蚜虫种群密度高峰期,黄板诱杀区单株平均蚜量比不挂黄板(对照区)显著减低44.8%~45.3%(2018)和21.0%~28.3%(2019)。黄板对瓢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对草蛉、食蚜蝇等天敌基本无显著诱集作用。在齐齐哈尔地区黄板既可以用于田间监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蚜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又具有诱杀和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7.
呼和浩特地区主要绿叶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评价标准,调查了呼和浩特市郊几种主要绿叶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蔬菜在不同地区其体内硝酸盐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调查的5种蔬菜中,体内硝酸盐含量芹菜>生菜>油菜>白菜>茼蒿。同一种蔬菜的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不同,一般规律是茎>叶。卫生学评价表明,呼和浩特市郊几种主要绿叶蔬菜其体内硝酸盐含量已经超标,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8.
本研究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间作与施氮对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和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生物量、土壤氮磷吸收能力及柱花草/扭黄茅间作体系的土地当量比、种间相对竟争能力和相对拥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水平下,与柱花草单作比较,间作降低了柱花草对土壤氮磷的吸收,未施氮(N0)处理下氮磷的吸收量分别减少15.95%和12.86%,施氮(N120 kg·hm-2)处理下氮磷的吸收量分别减少41.98%和51.14%,抑制柱花草的生长,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减幅9.69%(N0)和39.43%(N120),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减幅9.01%(N0)和53.21%(N120)。但间作提高了扭黄茅对土壤氮磷的吸收量,N0水平下氮磷的吸收量分别增加4.09%和10.62%,N120水平下氮磷的吸收量分别增加31.86%和39.78%,促进扭黄茅地上部的生长,N0和N120水平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4.43%和24.98%。N0水平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相对柱花草,与扭黄茅间作的相对拥挤系数小于1,种间竞争能力小于0,为豆禾牧草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不同铵硝比例对杭白菊次生代谢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氮素形态与寄主营养和病害严重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氮素营养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也多有研究。斑枯病为杭白菊常见病害,黄酮和酚酸类物质是杭白菊主要的资源性化学成分。针对杭白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不同铵硝比例处理下杭白菊的次生代谢及斑枯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期为杭白菊生产过程中的氮素配施、 病害防治和次生代谢调控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在总施氮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设置5个NH+4和NO-3比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管理措施一致,4次重复。采取对角线定点定株定期调查杭白菊斑枯病发病情况,采用描叶法和LI-3000C叶面积仪来确定植株病害状况,统计病情指数和病害发生率;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木质素、 纤维素、 可溶性总糖、 可溶性蛋白、 超氧阴离子(O-2)、 丙二醛(MDA)等相关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测定不同处理下杭白菊花中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 木犀草苷、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以及根、 茎、 叶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对相关生理指标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当铵硝比为25:75时木质素、 纤维素、 可溶性总糖、 POD、 苯丙氨酸和O-2含量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和SOD活性相对较低;杭白菊根、 茎、 叶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在铵硝比为25:75和0:100时均表现出较高的含量,绿原酸、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两者的含量在铵硝比为25:7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和1.84%。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加杭白菊斑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木质素、 可溶性总糖、 PAL活性、 POD活性、 超氧阴离子、 绿原酸、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 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与杭白菊斑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负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SOD活性、 MDA含量与杭白菊斑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杭白菊斑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相关生理指标和次生代谢密切相关,不同铵硝比例对药用菊花次生代谢产物及斑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当铵硝比为25:75时菊花斑枯病的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0.
为丰富兰州及周边地区栽培桃品种,引进多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连续3年试验,从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立夏红、中油金红、美婷、中油20号、脆保、玉妃及金霞早油蟠等7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未发现特殊病虫害及抽条、冻害等现象,适合在该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