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4篇
  39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711.
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简化食物网结构,本研究应用碳(C)、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大亚湾珊瑚礁区样品的δ~(13)C和δ~(15)N值,计算主要消费者营养级并绘制连续营养谱,构建了大亚湾珊瑚礁的营养结构。结果显示,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食物网δ~(13)C值范围为-23.22‰~-10.76‰,平均值为-16.47‰±2.89‰;δ~(15)N值的范围为4.32‰~15.82‰,平均值为11.46‰±2.37‰。各潜在食源和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δ~(15)N值计算结果显示,大亚湾珊瑚礁区主要消费者生物种类的营养级范围为1.70~3.64,其中腹足类、双壳类和鱼类的营养级分别为1.84~2.68、1.70~2.49和2.45~3.64。大型底栖动物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在季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利用SIBER模型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6个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发现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在各季节变化较小,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营养级长度(NR)和生态空间利用程度(SEAc)均在春季最高;物种聚集度密度参数(MNND)和物种聚集度均匀度参数(SDNND)均在冬季最低。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有机物对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的贡献各不相同,其中浮游植物和藻类是大亚湾珊瑚礁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驱动食物网的重要碳源。部分消费者摄食共同的饵料生物,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各消费者类群具有不同的营养位置,头足类的平均营养级最高,其次是鱼类、双壳类,主要与其食性相关。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呈现两端营养级生物种类少、中间层次种类较多的营养层次分布。大亚湾珊瑚礁底栖群落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无显著季节性差异,可能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底栖动物的个体大小有关。底栖动物群落总体上具有相对较为稳定的营养多样性水平和食物网,其中在春季种群内营养层级差别较大、竞争较激烈,冬季群落营养冗余性最高。  相似文献   
712.
为探究不同外包装方式对油麦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油麦菜为试材,经过挑选后装入包装袋并分别置于纸箱、泡沫箱和温控箱中于4℃冷库贮藏,分析不同外包装方式对油麦菜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生理指标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控箱箱体内部温度波动范围在0.1℃以内,与纸箱组相比,温控箱的外包装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色差值ΔE的变化,更好地维持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延缓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维持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因此,温控箱包装方式下贮藏品质最好,可有效地维持油麦菜的营养品质和商品特性。  相似文献   
713.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饥饿持续8 d其含量达到最小(0.48%±0.12%),16 d时达到最高(1.62%±0.23%);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S8组达到最大,为30.90%±0.2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在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714.
药用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为伞形科蛇床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果实是一种著名的传统中药蛇床子(Fructus Cnidii, FC),被认为对运动性贫血有效果。本研究旨在揭示蛇床子提取物(FCE)对运动性贫血(EA)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EA组比较,L-FCE组、M-FCE组和H-FCE组的Hb水平和SI水平均升高,CⅠ~Ⅳ活性均升高(P<0.05)。与EA组比较,L-FCE组、M-FCE组和H-FCE组的血清SOD、CAT和GSH-PX水平均升高,而MDA降低(P<0.05)。与EA组比较,L-FCE组、M-FCE组和H-FCE组的骨髓TFR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显然,FCE可有效提高运动性贫血大鼠的Hb和SI水平,改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和铁代谢,并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715.
河北省冻土气候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河北省1961--2000年6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通过对河北省地面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日数及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来解释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近40a来,地面冻结日期呈现略微推迟的态势;地面解冻日期呈明显提前的趋势;地面冻结日数相应减少;累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由北到南逐渐减小;全省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变化呈减小趋势,各分区的变化趋势与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冀北高原区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16.
喷灌对冠层水汽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喷灌对冠层内外水汽交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灌影响了冠层内外水汽交换的过程。喷灌对冠层顶部的蒸发力影响不显著,对冠层内的蒸发力影响较大,喷灌冠层内的农田蒸发力小于地面灌冠层内同一高度的农田蒸发力。在地面灌和喷灌同时灌溉的情况下,地面灌农田的土面蒸发量大于喷灌农田;与白天相比,夜间地面灌和喷灌农田的土面蒸发都大大减少。喷灌农田的作物蒸散量通常小于地面灌农田。喷灌小麦晚上出现凝结水的量大于地面灌农田。  相似文献   
7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蔬菜的营养、口感、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要求,芽苗菜作为一种新型蔬菜,以丰富的营养成分,绿色无污染的生产环境,清香独特的风味逐渐走进市民生活,成为餐桌上的新宠。在长三角区域,芽苗菜销售市场广阔。对芽苗菜周年生产条件及生产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为芽苗菜种植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以便于进一步探讨和推进长三角地区芽苗菜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18.
以未沙藏、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为实验材料,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种子的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和差异分析。通过分析沙藏和未沙藏以及沙藏后萌发与未萌发的北沙参种子基因表达差异,探究沙藏打破北沙参种子休眠的机理和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测序后共得到218 387 701条原始序列,有7.85%的Unigene注释到7个数据库中。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中,沙藏与未沙藏的种子基因差别在核糖体,萌发与未萌发的种子主要区别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北沙参种子沙藏后可以引起核糖体基因的表达,打破种子休眠。香豆素作为苯丙烷合成的重要产物,其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种子的萌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19.
针对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日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探明春季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出针对性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调查了2021-2023年宁波市3个县区5个示范基地8个品种的春季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春季设施栽培甜瓜病害有19种,发生程度重的有4种,分别是疫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占总病害种类的21.05%;发生程度较重的有2种,分别是病毒病和猝倒病,占总病害种类的10.53%。在各类群病原类型中,真菌性病害占比最高,细菌性病害次之,且病害以3~4月为害甜瓜叶片和茎蔓为主。春季设施栽培甜瓜害虫有8目13科13种,以瓜绢螟和黄蚜虫为害最为严重,烟粉虱为害次之,其他害虫为害相对较轻。在各类群害虫中,鳞翅目类害虫占比最高,为30.77%,鞘翅目害虫次之,且害虫以4月为害叶片最为严重。甜瓜病虫害防治应实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甜瓜绿色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720.
【目的】克隆栽培烟草K326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tromeric histone H3, CENH3)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及表达特性分析,为探明NtCENH3基因的单倍体诱导功能及烟草品种快速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栽培烟草K326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取NtCENH3-1和NtCENH3-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蛋白的序列特征;通过亚细胞定位技术验证基因的表达部位;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tCENH3-1和NtCENH3-2基因在烟草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NtCENH3-1和NtCENH3-2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编码区(CDS)长度分别为468 bp和471 bp,分别编码156个和157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64 kDa和17.75 kDa。进化树分析表明,栽培烟草CENH3-1和CENH3-2基因分别来源于祖先种绒毛烟草和林烟草,2个基因均定位于细胞核中。RT-PCR分析显示,NtCENH3-1和NtCENH3-2在不同组织中呈差异性表达,且在雌蕊及幼嫩的果实中表达量较高。【结论】在烟草中成功克隆着丝粒特异组蛋白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