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五山油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该品种株型集散度中等,分蘖力强,丰产性好,耐寒性中强,晚季米质达国标3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已通过广东省常规稻区试和国家南方稻早籼组区试,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2.
植物磷利用研究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作物对磷肥的利用效率约20%~30%,提高水稻的磷利用效率是实现绿色超级稻分子设计育种的关键。本研究首先对目前植物的磷吸收和运输过程中磷转运体、根构型改变、根际有机酸分泌、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总结了植物长距离及局部磷信号传导和调控的相关基因及网络,最后探讨了植物磷吸收和利用高效基因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中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植物磷吸收和利用代谢途径的梳理,为培育水稻磷高效的新品种提供设计思路,进而验证磷吸收和利用代谢通路涉及的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调控模式,为提高水稻的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
对不同温度、不同保鲜剂处理和不同品种菜心在贮藏过程中的4项营养生理指标变化及保鲜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菜心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采后应用复合保鲜剂保鲜处理可较好地减少菜心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损耗、Vc的损失和延缓叶绿素的降解;新品种60天美青菜心比60天菜心具有更良好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54.
国标一级优质稻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常规优质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显著,米质达国标一级,早熟,抗倒性好,耐热性强,适应性广,2009~2012年成为湖北省农业主导品种,在包括湖北在内的南方稻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55.
丰莉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丰秀占//茉莉丝苗/广超丝苗”,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米质早造达省标优质3级,2009年早造广东省区试产量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显著、2010年早造复试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8相当,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介绍了丰莉丝苗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6.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磷营养高效利用通常与根的形态、根分泌物、膜与体内磷转运以及菌根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本文通过前期筛选工作,获得1份耐低磷株系.利用230对SSR和InDel引物,对低磷材料所在的回交导入系群体进行了初步定位,定位结果显示,与磷利用效率相关的基因座位有两个OsPe5和OsPe7,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的InDel520与InDel529标记之间,与InDel525标记共分离,物理距离约为900kb,和第7染色体InDel703与InDel717标记之间,与InDel713标记共分离,物理距离约为1 400kb.  相似文献   
57.
黄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常规优质稻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湖南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具有米质优、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稳产高产等特点。对黄华占在湖南的表现、黄华占的培育及育种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8.
美雅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广东省区域试验表现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2相当,米质达省标优质稻三级,抗稻瘟病,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美雅占的选育过程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9.
茉莉软占是以茉莉新占/粤丰占子一代为母本、丰丝占为父本复合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属穗数穗重型品种,在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茉莉软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0.
开创性地提出了类回交育种方法,即利用性状优异的单交后(高)代与该单交组合的子一代杂交,产生的杂交群体作为起始群体开展选育种;分析了类回交育种的意义和重要性,类回交是比单交、复交、回交更有效的杂交方式,能快速、高效地育成品种。应用类回交育种方法,开展了常规稻品种的选育,目前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