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5篇
  17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2C杀配子染色体对减数分裂的作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2C二体附加系杂交,观察到F1代减数分裂过程异常.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出现了大量的单价体和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在后期Ⅰ和后期Ⅱ均看到大量的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在F1末期或四分孢子中观察到大量的微核;还出现了细胞质的多极分裂.可能是由于杀配子染色体作用引起的染色体断裂和易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以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为基础,运用pH值、水分活度(湿度)、发酵温度等参数检测手段,结合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以及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等多种智能控制方法,研究实现发酵过程多变量解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设计出一种从液体制种到灭菌、接种、混合、发酵、干燥和包装新概念的固态成套发酵装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固态发酵的快速灭菌、快速冷却、过程多参数信息调控与过程优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固态发酵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提取牛心朴子基因组DNA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贝盏临  张欣  杜进  罗禄军 《北方园艺》2011,(18):135-137
以牛心朴子的叶片、茎段、根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Ⅰ、CTAB法Ⅱ和SDS法对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Ⅰ从3个部位都能提出较高浓度的DNA,电泳条带完整清晰;CTAB法Ⅱ从3个部位都能提出DNA,条带明亮,但有明显拖尾现象;SDS法从叶片中能提出较高的DNA,但从茎和根中所提的DNA含量较小,电泳条带暗;3种方法所提的DNA其RAPD扩增效果以CTAB法Ⅰ最好,CTAB法Ⅱ次之,SDS法最差.叶片提取的DNA平均纯度、浓度和得率为最高,RAPD扩增效果最好,茎次之,根最低.说明CTAB法工是牛心朴子DNA的高效提取方法,不同部位以牛心朴子叶子提取的DNA得率高,扩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山东重点产茧区和南大门的临沂地区,面临全国性蚕茧原料短缺,蚕茧大战形势严峻的现实,强化措施,密切协作,使春茧收购秩序井然。今春,全区收购鲜茧164.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92%以上,比去年同期增收9.3万公斤,增长6%,为完成全年收购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做好今年春季蚕茧收购工作,临沂地委、行署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充分认识桑蚕在调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蔗渣为主要培养料,添加少量废棉花生料袋栽凤尾菇,平均每百公斤蔗渣产鲜菇100-150公斤。主要操作技术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充分晒干的新鲜蔗渣90公斤,废棉花10公斤(利用制菌种用的废旧棉塞充分晒干,去掉杂物),石膏粉2公斤。甘蔗渣用1%石灰水调湿,  相似文献   
17.
茶薪菇高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薪菇Agrocybechaxingu是主产于福建的一种食、药两用菌 ,食味鲜美 ,口感脆嫩 ,香味浓郁。该菇含人体所需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是美味的保健食品 ,被誉为中华神菇。目前干菇 2 60元 /kg ,高时达到 360元。近年来茶薪菇虽能人工栽培 ,但产量低 ,主要问题是菌种和栽培料配方的选择。现将我们进行栽培试验的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茶薪菇菌种Fc - 0 3,该菌株是从油茶树上采集 ,通过分离筛选来的 ,产量较高 ,适应温度范围较广。1 2 供试草粉 由福建省农科院选育的谷秆两用…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是世界上著名而古老的木本油料树种。我县引种后,曾在柳庄林场、大蔡庄大队、(衤羔)村大队进行嫩枝扦插育苗试验,成活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实践证明,嫩枝扦插育苗,优点很多。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一)苗床与插壤:我们在三个试验点,都采用低荫棚露天沙床扦插育苗法。苗床设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床是用砖砌成的长方池,深50厘米,宽1米,长度视插条数量而定,一般6—10米。苗床四周南低北高,呈倾斜状。床底挖一条深10厘米的通气、排水孔道,伸至床外。床底先铺10厘米厚的石子,其上铺10厘米厚的粗砂,再其上铺15厘米厚的插壤。顶部保留15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小茴香在宁夏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产业现状;分析了目前制约海原小茴香发展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海原小茴香产业发展的潜力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获得高活性植物小黑麦植酸酶最适提取条件.[方法]研究饲食两用小黑麦209,探究最适提取条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总蛋白含量,按照国标新标准钒钼酸铵法测定植酸酶活性.[结果]最适提取条件为:pH 5.0的提取缓冲液,固液比10,室温,200r/mim振荡1h,不添加活性剂.[结论]该研究完善了麦类提取植酸酶技术手段,适于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