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 Chang)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体表黏液发达,在捕捞区与中华沙鳅一起被称为"玄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宽体沙鳅体表纤细,斑纹色彩艳丽,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然而,近年来受长江中上游干支流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其原有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加上过度捕捞等因素,导致野生宽体沙鳅数量锐减。2007年春"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  相似文献   
22.
<正>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俗称田鸡、青蛙,属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除海南、云南、台湾地区)。野生黑斑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稻田、水塘等水域为繁殖生存和捕食活动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黑斑蛙人工养殖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朝  相似文献   
23.
为探求宽体沙鳅及中华沙鳅亲鱼性腺发育对脂肪酸的需求,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野生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肌肉、肝脏、卵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肌肉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均含23种脂肪酸,而其卵组织中只检测到18种脂肪酸.肌肉中C18:1n-9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C16:0及C22:5n-3,而在卵组织中C16:0含量最高,其次为C18:1n-9及C22:6n-3.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卵组织中C22:5n-3、C20:5n-3、C20:4n-6、PUFA及∑n-3 PUFA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P<0.05).因此,C22:6n-3、C20:5n-3、C20:4n-6等PUFA是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为提高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亲鱼卵子的质量,应在亲鱼培育饲料中添加上述脂肪酸.  相似文献   
24.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产卵前、后性成熟野生雌性南方鲇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鲇垂体呈背腹型,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具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以及两种类型的脑垂体细胞.腺垂体观察到了8种类型分泌细胞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催乳激素(PRL)细胞、生长激素(GH1、GH2)细胞、促性腺激素(GTH)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细胞和首次在鱼类报道的大型泡状细胞.产卵前、后ACTH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参与促进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和排卵活动;GTH细胞产卵前、后均存在激素合成和分泌等不同的生理状态,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和排卵有关;首次在南方鲇观察到了两种超微结构差异明显的GH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GH1细胞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及排卵有关,GH2细胞与生长有关.SL细胞由于数量少,未在垂体中间部观察到.  相似文献   
25.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能为鱼类的生长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1],还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减少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等[2]。饲料脂肪水平影响鱼类肌肉等组织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因此,查明并掌握鱼类脂肪需求量及代谢规律有利于指导鱼类饲料生产,达到节约蛋白质的目的。笔者主要从生长、组织形态、消化和吸收、脂肪酸组成及基因表达等方面分析综述了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采用四种染色方法对长薄鳅脑垂体的形态结构和各种激素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薄鳅脑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构成。腺垂体可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垂体中间部(PI)。腺垂体中可分辨出7种激素分泌细胞,其中前外侧部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和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中外侧部有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和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中间部包括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分泌细胞和PAS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27.
探究美丽华沙鳅肌肉营养成分并评价其营养品质。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美丽华沙鳅肌肉的营养成分并评价了其营养品质。美丽华沙鳅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占比依次为水分77.05%±1.24%、粗蛋白16.53%±0.13%、粗脂肪1.10%±0.02%、粗灰分1.47%±0.04%;共检测出氨基酸16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9种、鲜味氨基酸4种;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其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57,F值为2.15;共检测出脂肪酸23种,其中饱和脂肪酸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11种,EPA含量2.31%±0.09%,DHA含量4.19%±0.83%;共检测出10种矿质元素,常量和微量元素各5种。其中钾含量最高,硒含量最低且达到富硒标准。美丽华沙鳅是一种营养含量丰富且均衡,味道鲜美的优质蛋白食物,建议在后续人工养殖中添加缬氨酸以维持其氨基酸平衡,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不同养殖温度(24、26、28和30℃)下皇冠沙鳅幼鱼的生长特性及规律,本实验选取初始体长(62.20±4.15)mm,初始体重(6.31±0.96)g的240尾健康皇冠沙鳅幼鱼进行为期240 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对皇冠沙鳅幼鱼生长影响差异显著。利用线性方程L=a×d+b和指数方程W=b×ea·d分别对各温度组体长和体重生长进行拟合发现,28℃处理组体长生长系数和体重生长系数最大,分别为3.677和0.2073,24℃处理组最低,分别为0.541和0.039 5。利用二次方程分别对皇冠沙鳅幼鱼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特定增长率和日增重进行拟合并综合上述各生长指标对应的最适水温值,获得皇冠沙鳅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28.01±0.30)℃。  相似文献   
29.
中华沙鳅个体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岳兴建  谢碧文  颉江  王静  王淯  齐泽民  葛正良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02-2306,2310
为了研究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个体生殖力及其与多项生物学指标的关系,2009年5~9月从沱江资中段和长江宜宾一南溪段分别收集性腺Ⅳ期中华沙鳅雌鱼32尾和22尾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沱江资中段中华沙鳅产卵群体由2、3龄鱼组成;绝对生殖力(F)为 560~4 401粒,平均1 915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63~458粒/cm,平均217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39~424粒/g,平均230粒/g;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体重和成熟系数相关性极显著,体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重和成熟系数相关性显著,个体生殖力与肥满度相关性不显著.②长江宜宾一南溪段产卵群体由2、3、4龄鱼组成;绝对生殖力(F)为1 593~14 892粒,平均4 991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168~1 568粒/cm,平均509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49~294粒/g,平均123粒/g;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和体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重、净体重、成熟系数和肥满度相关性极显著,与体长和年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沱江资中段中华沙鳅繁殖群体低龄化、小型化,建议加强其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30.
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2011年6-8月,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冕宁江段收集34尾鲈鲤,测定其线粒体控制区(D_Loop)序列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D_Loop序列全长933~934 bp,34个D_Loop序列中定义了7个单倍型,12个多态位点,种群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082 0±0.042 0,核苷酸多样性Pi=0.003 6±0.000 4,说明鲈鲤种群遗传资源不丰富,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