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旱地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1],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播量(X2)为调控因子[2,3],以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了旱地小麦品种洛旱3号高产栽培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只有在合理配置播期与播量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表现为X1>X2;并得出洛旱3号的优化技术组合:最佳播期为10月7~8日,最佳播量为127.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西农928(原试验名:西衣79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谢惠民教授承担国家“十五”863重大节水专项“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筛选与利用”课题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2005年8月通过陕西省审定,审定号为:陕审麦2005003。西农928是以耐旱高产品种陕229为母本、大穗高光效品种莱州953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抗旱节水生态育种技术.经水早交叉、高强度干旱胁迫、单穗系统选育、多代群体多生态区定向筛选而成的高产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具有如下突出特点:高产抗旱适应广陕西省2004-2005年度旱地生产试验,各点全增产,平均产量4…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小麦近缘植物外源遗传物质不断导入普通小麦,对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入。目前,鉴定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生化标记与原位杂交、分子标记等。本文从不同层次对这些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形态标记简单直观,但其数目少,多态性差;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构型分析能反应染色体在结构和数目上的变化,但无法确定外缘染色体的来源与易位位置,且费时费力;染色体分带对带有特征带的整条或大片段易位特别有效,对不显带的小片段无能为力;同工酶和种子贮藏蛋白常被用来鉴定部分同源染色体归属,稳定性好,但其标记的数量比较有限;分子原住杂交能准确鉴定是否含有外缘染色体,但无法明确附加、代换及易位的哪一条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RFLP、RADP、AFLP、SSR、SCAR和STS等分子标记以多态性高、不受季节环境影响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在染色体定位上还需与其它鉴定方法相结合。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鉴定的准确性依赖于以上鉴定方法相互结合,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叶片水势与抗旱节水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给叶片水势(LWP)在小麦抗旱节水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设置干旱胁迫(D)和非胁迫(W)两种水分处理,研究了21个冬小麦品种苗期(X1)、抽穗期(X2)和乳熟期(X3)的LWP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Y)、抗旱指数(DI)、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所有品种LWP下降,下降幅度在品种间和生育期间存在差异,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的LWP分别平均下降0.34、0.21和0.12 MPa,品种变异系数分别为-44.1%、-43.3%和-98.3%.随生育进程的变化,LWP下降幅度有70%的品种呈"偏正态"型减小,30%呈"L"型减小.聚类分析表明,抗旱品种的LWP遗传距离小(0.6~0.7),水地品种大(0.85~0.95).回归与通径分析表明,LWP与Y、DI、WUE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DI>rWUE>rY,但不同生育期LWP对抗旱节水性有交互弥补或抵消的效应.综合分析认为,抽穗期LWP选择-0.2527~-0.1702 MPa,利用LWPX1、LWPX2、LWPX3相互结合评价抗旱性;以LWPX2为主,兼顾LWPX3评价WUE、兼顾LWPX1评价产量的策略,是抗旱节水小麦较理想的水分状况评价与选择决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问题乃农村的根本问题。农民非农就业直接关系到农业规模经济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尽早解除或削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入障碍,促进农民职业分化,加快农民身份转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灌水和非灌水条件下冬小麦对水分的利用特点,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水与非灌水两种处理对冬小麦的耗水结构、土壤水分利用程度及水分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主要利用20~60 cm土层中的水分,冬小麦对土壤贮水的消耗量增加,平均多耗水96.84 mm;土壤水分利用程度提高,较灌水区提高26.8个百分点;耗水系数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冬小麦的产量与0~100 cm土层的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土层内的含水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中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六五"开始,国家设立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使举世瞩目的中国黄土高原如何治理这一重大难题取得重大突破.但黄土高原地形复杂,生态退化,各区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治理问题非短期能够解决.西部大开发为治理黄土高原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继续深入研究诸如治理途径选择、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粮食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困扰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推动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燃烧学的角度对BenzOM400系列发动机的燃烧系统进行改变基本系数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加工和装配几项主要表数的变动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在中、高速柴油机上具有很高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可溶性糖和保护性酶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旱胁迫和灌水两种处理条件,对21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苗期的可溶性糖、SOD和POD进行测定,并以籽粒产量、抗旱指数为目标性状进行抗旱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水分处理下不同品种间的可溶性糖、SOD和POD活性差异较大,抗旱指数高的品种明显高于抗旱指数低的品种;且丰产抗旱性品种的可溶性糖、POD和S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宜于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在旱棚鉴定条件下,以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试抗旱鉴定品种为试材,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修订式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