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91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54篇
  222篇
综合类   689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95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为建立以重组PCV2Cap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构建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8a-ORF2。SDS-PAGE显示,在0.1mmol/L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4h,重组Cap蛋白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蛋白能够被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2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最适浓度为1∶2 000,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100%。用该方法对河南省152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间接免疫荧光(IFA)的符合率为85.53%(130/152),与商品化的韩国金诺PCV2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88.16%(134/152)。本试验成功建立了PCV2血清抗体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大规模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82.
一、试验条件本试验使用的是2000年新建的水泥池,共3口,每个池塘面积2.6亩,池深2.5米,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垫土20厘米厚。水源为铁岭市清河电厂余热用水,水温25~35℃,同时配以机井水或河套渗水,井水水温11.5℃,河套渗水水温24.9℃。二、试验方法1.池塘消毒注水鱼苗放养前15天清池垫土,刷完池浸泡48小时以后排干,重新注水,用1克/米3百毒威消毒备用。2.鱼苗运输及放养斑点叉尾鱼种规格平均5.98厘米/尾,最大7.4厘米/尾,最小4.7厘米/尾,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83.
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两系互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实现普通荞麦杂种优势利用;创新杂交制种生产技术,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育成的近交系亲本矮B系与矮C系等量、混合种植,借助虫媒、风媒授粉,进行杂交制种.成熟后混合收获、脱粒,用机械将矮BF1(正交F1代)与矮CF1(反交F1代)分开,分别用于生产.制种田没有固定的父本,所收获种子95%是杂交种.正交F1代超亲优势为26.1%,反交F1代超亲优势为30.2%,平均优势为38.4%;试验表明,另一组合矮A系与恢3系所配杂交种比对照增产25.64%~44.87%,被审定为‘榆荞4号’品种.制种田省去了父本和按行比种植的工序,不仅提高了制种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制种效果好,在荞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是一种新的杂交种生产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84.
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亲本来源于长江武汉金口江段及附属湖泊斧头湖、鲁湖的野生鳡鱼,经6个月暂养或两年池塘驯养后,于2005年~2006年6月分4批共11组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产卵总量1020万粒,受精卵816万粒,孵出水花365万尾。2年试验平均每组次产卵92.7万粒,受精74.2万粒,孵出仔鱼33.1万尾。初步探明了鳡鱼人工繁殖的方法及规律,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80%~100%、30.4%~88.5%、86.3%~88.8%,同时还对影响人工繁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5.
割手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内割手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8省的52份割手密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7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1条,多态率达95.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0~0.91之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72时52份材料可分为4大类;ISSR分析结果显示,割手密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以用ISSR对割手密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86.
本文展示了一款可应用于土壤学领域研究的简易流动电位测量装置。为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采用石英砂和包铁石英砂模拟土体所具有的多孔结构和表面电荷特征,基于流动电位法测量了石英砂在不同浓度(0.01、0.05、0.1、0.5、1.0、2.0和5.0 mmol?L-1)NaCl溶液中的zeta电位和石英砂与包铁石英砂在不同pH(4.4、5.2、6.1、6.6、6.9、7.7和8.0)电解质溶液中的zeta电位。同时采用电泳法测量了石英砂胶体在不同pH电解质溶液的zeta电位以作比较。结果表明:在考虑表面电导时,流动电位法测得石英砂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zeta电位随溶液浓度的升高逐渐往正值方向移动。这是由于随着离子强度增加,石英砂的双电层厚度受到压缩,zeta电位的绝对值逐渐降低;相同离子强度下,随溶液pH升高,石英砂和包铁石英砂表面官能团发生去质子化作用,流动电位法测得石英砂和包铁石英砂的zeta电位均随pH升高而逐渐降低;由于电荷屏蔽作用,在带负电荷的石英砂表面包被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后,流动电位法测得包铁石英砂的等电点pH(IEP)介于石英砂和氢氧化铁的IEP。此外,流动电位法测得的石英砂颗粒在不同pH电解质溶液中的zeta电位与电泳法测得的石英砂胶体在不同pH电解质溶液中的zeta电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见采用自制流动电位装置所获结果均与理论预测及常规电泳法测定结果相符,准确度较高。自制流动电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制造容易。该装置可被土壤学领域的研究者借鉴参考,以望为土壤电化学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7.
重庆市农田系统碳源/汇特征及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8-2010年重庆市农田生产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数据,采用碳足迹模型方法,对重庆市农田系统的碳 排放量、碳吸收量及碳足迹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1998-2010年重庆市农田系统碳排放量增加了27.65万t,贡 献比例最大的主要碳汇类型为农田化肥施用和农业灌溉;(2)13年间重庆市农田系统碳吸收量增加了1143.95万t, 其中蔬菜、水稻和高粱吸收量最大.(3)重庆市农田系统2010年的碳足迹为9.07万hm2,总体呈下降趋势,处于碳生 态盈余状况,种植结构变化有利于增强农田系统的固碳功能.  相似文献   
88.
基于河流健康评价目的,将柏条河-府河河段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针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进行多层次调查。在多个指标构建的评价系统中对各河段进行评分,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得分分别为72.7分、59.1分和59.3分。评分结果直观反映出柏条河-府河不同河段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状况。依据调查结果为各河段维持和提升植物多样性、河流健康提出了管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9.
采用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硒(0尧0.05尧0.5尧1尧2尧4 mg/L)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为1 mg/L 时、蕹菜生长状况最佳、产量最高;而当硒浓度大于2 mg/L 时、蕹菜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且产生中毒现象。随着 硒浓度的增加、蕹菜硒含量尧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增加、而维生素C 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蛋白质和硝酸盐含量均先增 加后降低。与对照相比、硒浓度为0.05尧0.5尧1尧2尧4 mg/L 的各处理、蕹菜硒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08.35%尧1 706.23%尧 3 097.99%尧5 920.38%尧12 308.82%、蕹菜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0.09%尧12.50%尧11.61%尧3.57%尧6.25%;硒浓 度臆2mg/L 的各处理、蕹菜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34.74%尧41.91%尧48.32%尧57.30%。低硒浓度(0.05尧0.5 mg/ L)使蕹菜维生素C 含量略有降低、而高硒浓度(逸1 mg/L)显著增加了蕹菜维生素C 含量、硒浓度臆2 mg/L 的处理使 蕹菜硝酸盐含量增加、而硒浓度为4 mg/L 时、蕹菜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综合考虑、硒浓度为1 mg/L 的处理显著增 加了蕹菜产量、提高了蕹菜品质、是蕹菜水培最适合的硒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90.
二龄鱼种池混养鳗鱼效益大增近年来,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各地进行了改革养鱼模式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主要表现为抓住鱼种生产基础,培育二龄鱼种,促进了成鱼生产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养鱼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如何提高二龄鱼种池自身的效益,我县立发乡鱼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