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11个高淀粉马铃薯品种 ,集中在宁夏西吉县进行评价。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大 92 0 6 2 1、宁薯 8号、晋薯 7号和内薯 7号 4个品种比较适合宁夏的种植环境。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块茎产量 ,而且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同一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在不同地区种植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2.
我国炸片用马铃薯原料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随着马铃薯炸片工业在我国的兴起 ,对炸片用马铃薯原料薯的需要日益增加。但由于原料生产者对炸片用原料薯的具体要求、炸片用品种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不了解 ,产生了商品薯率低、质量差、效益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其结果是薯农不愿意种炸片品种 ,而加工企业则缺乏高质量的炸片用原料。本文提供了炸片原料薯的要求 ,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3.
放牧强度对晋北盐碱化草地植物经济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晋北盐碱化草地设置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极度放牧(EG)5个放牧强度研究该草地群落物种类群的变化,为确定草地合理的载畜量和放牧利用奠定基础。研究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禾本科类群比例减小,CK与其他4个放牧强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豆科类群比例呈增大的趋势,但各放牧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菊科类群比例减小,EG与其他4个放牧强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委陵菜属比例增大,CK和LG之间差异显著(P<0.05);杂草类群减小,CK与LG、HG、EG之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草地中禾本科类群、豆科类群和菊科类群的质量指数减小,委陵菜属和杂草类的质量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64.
cDNA文库与RACE方法结合克隆马铃薯DnaJ -like基因全长c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枯病菌小种3号(生化变种2) PO41诱导24 h和48 h的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叶片为材料, 应用SMART技术构建了一个富集青枯病抗性相关基因的cDNA文库。继而利用RACE技术与该cDNA文库相结合克隆了一个马铃薯分子伴侣基因的全长cDNA。该cDNA长735 bp, 5′端有25 bp的非翻译区, 3′端具有完整的polyA 尾, 包含一个编码177 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 GenBank 登录号:DQ885360) 。该分子伴侣基因与拟南芥DnaJ-like 20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具有84%的一致性, 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59%的一致性, 暂命名为StDnaJ。目前在马铃薯中尚未发现与之同源的已知基因。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 该基因同时受青枯病菌的诱导和茉莉酸的调节, 可能在青枯病菌和茉莉酸胁迫下具有促使胁迫损害细胞恢复活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65.
66.
为探究NPK配施对天然羊草草原产草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退化羊草草原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在内蒙古南缘羊草草原以“3414”方案进行NPK配施试验。结果表明:羊草地上生物量在N2P1K1(133.63 g/m2)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且增产235.66%。总地上生物量在N2P2K2、N2P1K1、N2P0K2和N2P3K2均较对照增加显著(P<0.05),且在N2P2K2、N2P1K1分别达到210.68、206.73 g/m2,各增产116.86%、112.80%。土壤电导率在N2P3K2达到最大值422.13 μs/cm,并较N0P0K0、N1P1K2和N1P2K1增加显著(P<0.05);全氮在N3P2K2(0.31 g/kg)和对照(0.23 g/kg)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全钾在N2P2K3、N1P1K2 分别为1.58、1.57 g/kg,较对照(1.45 g/kg) 增加显著(P<0.05);速效磷最大值出现在N3P2K2(11.79 mg/kg),而速效钾则出现在N2P3K2(358.83 mg/kg),并较各自最小值表现出显著性差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N0P2K2较N2P2K0、N2P2K3和N3P2K2增加显著,而在N3P2K2较N0P2K2、N2P1K1降低显著。总的来看,该羊草草原N2P1K1 配施是提高产量,且不造成物种多样性下降的最佳选择,即施肥量为N56 kg/hm2、P2O5 89 kg/hm2、K2O 34 kg/hm2。  相似文献   
67.
施肥对羊草草原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常用的草地管理方式之一,对维持草地生产力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以河北沽源羊草草原为对象,设置了5种施肥处理,研究了施肥对半干旱羊草草原土壤氮素形态及转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牧草整个生长季,氮磷配施处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低于相应的单施氮肥处理。氮肥施入改变了草地土壤氮矿化模式。在5-8月氮素添加各处理的土壤硝化作用强烈,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氮素添加处理土壤净氮矿化量在5-7月较大,其矿化量占整个生长季的57.58%~68.97%。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净硝化量、净矿化量、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温度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91,P<0.01)。高氮添加处理增加了硝态氮淋溶损失和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68.
我国冬闲稻田马铃薯生产的潜力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持续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是造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提高作物单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靠这两个手段来增加产量的潜力十分有限。而马铃薯利用冬闲田在增加生产面积和提高单产水平都有巨大的潜力。由于利用冬闲稻田生产马铃薯在销售价格、资源利用、栽培方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种种优势,近年来其面积和产量都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69.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制约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马铃薯是一种对盐中度敏感的作物,盐渍化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探讨马铃薯的耐盐性势在必行。该文从盐胁迫对马铃薯的影响、耐盐材料的筛选与鉴定、辐射诱变育种和转基因等4个方面对马铃薯耐盐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做出展望,旨在为揭示马铃薯的耐盐机理与选育优质耐盐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为探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11种混播模式,即4个豆科牧草混播模式[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Z1H1B1,Z1H1B2,Z1H2B1,Z2H1B1)],4个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W1P1B1,W1P1B2,W1P2B1,W2P1B1)]和3个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混播模式[杂花苜蓿+红豆草+百脉根+披碱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豆禾比为1∶3,1∶1,3∶1(L25G75,L50G50,L75G25)],分析研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牧草混播模式下各牧草株高、密度、干物质产量均显著低于3种豆科牧草混播模式和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且牧草粗蛋白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