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甜菜含糖率的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温度、水分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最为重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呼兰县甜菜生长期的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平均气温和甜菜含糖率的资料,用积分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初步探讨这一地区甜菜含糖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及这些气象因子的时间分布对甜菜含糖的效应(变动信息)。  相似文献   
32.
学习与交流     
》1981年9月西德联 邦农业科学研究所 佐默尔博士来华访 问,图为佐默尔}雌 士与中国农科院甜 菜研究所冯玉麟所 长合影。 (许群供稿)学习与交流@许群  相似文献   
33.
最近,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获悉,国家农业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决定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十五”第一批糖料生产基地。这次入选的糖料基地有15个县、3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糖料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糖料基地建设项目是要着重改善糖料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糖料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糖料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因此,要求通过糖料基地项目建设后,基地县的糖料面积稳定发展,糖料年总产增加10%以上,良种率达到90%以上,糖料含糖率比非项目区提高0.5~1个百分点,农民公顷收入增加3000~6000元。糖…  相似文献   
34.
蚕桑生产布局合理,有利于蚕茧的稳产高产和蚕茧质量,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年来,我们针对农村千家万户养蚕的生产体制和本县农作情况,对秋蚕的布局进行了改革,减少了批次,调整了各期秋蚕饲养时间和比例。我县自60年代开始饲养秋蚕,一般分  相似文献   
35.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糖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在糖料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于2月下旬在云南省召开“九五”第二批国家糖料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研讨会。会议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周普国副处长主持。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及有关科研单位主管糖料良繁基地项目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在总结“九五”第一批糖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 ,研究讨论了“九五”第二批国家糖料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 ,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作处等…  相似文献   
36.
根据甜菜科研成果、专家经验和田间试验结果,采用微软access、C和VB语言,研制开发了甜菜高产高糖技术多媒体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依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选择合理的推理机制,以甜菜专家的水平去解决甜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该系统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7.
由科技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的优质及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新闻发布会于3月28日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农业部总经济师姜永涛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新闻发布会展示了水稻、大豆等近百个优质后补助新品种。其中甜菜作物有甜研七号、甜研307和甜研单粒二号3个甜研系列后补助新品种。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是国家“九五”期间推出的以面向广大科研机构、调动科技人员育种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到目前已有177个新品种获得国家“后补助”经费支持 ,共计金额1401万元。甜菜新品种“后补助”的实施 ,推动了甜菜育种攻…  相似文献   
38.
浅谈我国甜菜科研现状和发展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国50 年来, 我国甜菜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如广泛搜集了品种资源;选育出一批适合我国生产及生态条件的新品种; 开展了甜菜生物工程研究;推广了一批丰产栽培技术; 摸清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目前总体看我国甜菜科研仍有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今后10 年的发展对策主要应抓:1) 调整机构,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2) 加强科研机构内部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3) 兴办科技实体,加快产业化步伐;4) 国家应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我国甜菜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39.
40.
作物的产质量,不仅受土壤条件、栽培条件、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品种的适应性制约,即主要是由于作物基因型和环境条件互作所造成。但是,如何确定品种的适应性,找出明确的指标,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在进行甜菜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一直沿用简单的百分比法,近年才开始用t测验的方法进行品种的显著性测定,但在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还远远不足,应尽早启用较先进的即用“稳定性参数”来测定甜菜新品种的稳定性,以便在统计分析上,提高品种区域比较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