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辽宁省粮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2005-2008年连续4年7次采集辽宁省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户井水样品1 307个,利用TU-1810 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了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8.96 mg·L-1,大于20 mg·L-1的样品占32.08%.保护地蔬菜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26 mg·L-1,个别的蔬某种植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396.67 mg·L-1.水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0.62 mg·L-1,玉米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为17.8 mg·L-1.受硝酸盐污染的水井占监测水井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昌图县34.52%、开原市49.63%、铁岭县38.92%、新民市52.68%、辽中县39.82%、黑山县32.42%和北镇市32.99%.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23.
不同施肥技术对防止玉米早衰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肥对玉米叶片老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脱肥是玉米早衰的重要原因;合理的氮肥用量能够提高玉米产量,过量施用会降低玉米产量,合理用量为N16.1 kg/667m2,施肥遵循少量多次,基肥N用量为3.2 kg/667m2,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为9.6 kg/667m2和3.2 kg/667m2.本试验地施入锌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辽宁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现状,2005~2008年连续四年七次采集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户井水样品1 307个,利用TU-1810 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了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8.96 mg/L,大于20 mg/L的样品占32.08%。保护地蔬菜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26 mg/L,个别的蔬菜种植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396.67 mg/L。水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0.62 mg/L,玉米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为17.8 mg/L。  相似文献   
25.
辽宁花生种植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传统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辽宁花生种植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属于微酸性,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属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临界值低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6.
不同施肥品种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百合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硫肥料能够促进百合的生长发育,提高品质,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含氯化肥不适合百合生长发育;含硫肥料分次施用与一次施肥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春玉米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在春玉米灌浆期和蜡熟期增加施氮量,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逐渐下降,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之提高。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2次追施氮肥的穗位叶MDA含量低于1次追施氮肥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1次追施氮肥的。[结论]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防止春玉米早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钾肥对苜蓿植株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当年,施钾肥降低了苜蓿植株中N和P2O5的百分含量,增加了K2O的百分含量。苜蓿植株中N、P2O5和K2O的积累量均可用曲线方程Y=eb0 b1/X来表达,拟合良好。高钾处理降低了苜蓿干草中N和P2O5的积累量,施钾均增加了K2O的积累量,但K2O的积累量不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施钾对N的吸收速率影响不明显,但有利于提高K2O的吸收速率;施相对低水平钾可提高磷的吸收速率,高水平钾则降低了磷的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29.
不同肥料配方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用不同肥料配方对玉米进行一次性深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等养分条件下一次性深施肥有助于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施用包膜尿素、增施钾肥和一次性深施肥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一次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等养分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包膜尿素虽然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但由于成本过高,增产效果不大,影响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复合肥与微量元素配施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肥与微量元素配施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配施复合微肥、硫酸锌等微量元素能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籽实产量;但与稀土配施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及籽实产量无明显影响。复合微肥与微量元素配施对玉米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复合微肥对可溶性糖的影响较大,硫酸锌对总淀粉的影响较大,而稀土对总淀粉、可溶性糖及粗蛋白的影响均较大。因此,建议复合肥厂家在生产N、P、K三元素复合肥时最好填加复合微肥及硫酸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