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筛选适宜广东不同地区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新品种。[方法]2008~2012年,在广东不同的区域开展木薯新品种引种试验。木薯品种分别为华南5、华南7、华南8、华南10、南植199、桂热4,引种地分别为湛江的遂溪、茂名的化州、云浮的云安、阳江的阳春、江门的开平、肇庆市怀集、汕尾的陆丰、清远的阳山。[结果]通过观测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生长,测定产量及淀粉含量,发现华南5号在粤西、粤东的丘陵和岗坡地种植丰产高效显著且达到减灾稳产的效果,华南7号、华南10号在粤西、粤东的坡耕地种植丰产高效显著,华南8号、南植199在粤北坡耕地和岗坡地种植丰产高效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薯农及木薯加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施肥水平和肥料配比方式对木薯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木薯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的施肥水平和肥料配比方式,比较分析木薯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大小及木薯生长性状。结果表明:施肥会促进土壤酸化,降低土壤pH值,施肥量越多,土壤酸化越严重。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加重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D处理(有机肥350kg/亩)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其中有效磷和速效钾都显著高于A处理(不施肥CK);施肥会整体增加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D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上起到最显著的作用;E肥(有机肥150 kg/亩+复合肥33 kg/亩混施)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单施有机肥明显。因此,选择将有机肥与复合肥合理配施,既能保持地力,又能促进木薯生长以进一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23.
对锯叶棕苗期叶斑病病原菌(Calonectria pteridi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8~30℃,适宜生长pH范围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5.5。菌丝对碳源的利用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D-木糖、D-果糖、蔗糖、D-葡萄糖、D-山梨醇、D-乳糖、D-麦芽糖和肌醇;对氮源的利用效率以草酸铵最高,明显优于其他氮源,而分生孢子的萌发受不同碳、氮源的影响较小。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0%多菌灵和70%甲基托布津的EC50值最小,分别为0.486 4和2.958 9 mg/L;而80%代森锌和15%三唑酮的EC50值最大,分别为130.160 3和159.737 9 mg/L,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尧儋州尧文昌尧陵水和定安以及广东省江门油棕病害的调查袁结果表明袁发生最为常见的病害为叶斑病袁不同品种受害程度表现不同曰发生严重时袁可导致叶片30%以上枯死遥对从热科院橡胶所引种到广东江门的12 个油棕新品种田间叶斑病的病害严重度进行调查袁其危害等级为1~3 级袁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袁有6 种病原物袁分别为叶点霉属渊Phyllosticta冤尧炭疽菌属渊Colletotrichum冤尧链隔孢属渊Alternaria冤尧拟茎点霉属渊Phomopsis冤尧茎点霉属渊Phoma冤和拟盘多毛孢属渊Pestalotiopsis冤遥对6 种病原物进行田间活体致病性测定袁发现炭疽菌属和链隔孢属引起的病斑较小袁致病力较弱袁推测可能是腐生菌曰叶点霉属尧拟茎点霉属尧茎点霉属和拟盘多毛孢属可同时侵染RYL31袁其中叶点霉属还可侵染RYL14尧RYL33袁推测此病原物寄生性较强遥  相似文献   
25.
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是发展液体生物能源产业,解决产业原料供应瓶颈问题和缓解碳减排压力,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准确评价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的种植潜力是合理利用边际性土地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边际性土地能源植物适宜性评价模型多以线性为主,容易造成单生态因子的评价结果的高估或低估问题。该文建立了边际土地开发非线性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专家知识,利用高斯曲线去拟合边际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能源植物种植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利用最佳生态位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以贴近度作为适宜性划分的标准测度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来界定能源作物的边际土地的种植潜力。将模型应用于广东省,选取木薯、麻疯树、油桐和黄连木4种广东省最具潜力的液体生物能源植物进行边际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边际性土地资源丰富,良好的水热,土壤等生境条件使得其具有较高开发适宜性。适合4种能源植物的边际土地为62.15×104 hm2,占总边际土地面积的58.44%。麻疯树和黄连木2种植物生态适宜度最高,并且具有相似的生态位,在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其次是油桐树;木薯在4种能源植物中高适宜度范围最小,主要适合种植在粤西台地平原和粤东滨海丘陵台地地区。  相似文献   
26.
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江门)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综合试验站(简称试验站)的由来和工作进展.拟定试验站建设思路,分析试验站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试验站建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广东省木薯产业概况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薯分布、品种、栽培、管理、市场、加工等方面综述广东省木薯生产概况,分析当前制约木薯产业发展的因素,展望广东省发展木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28.
黑曲霉菌渣是黑曲霉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后产生的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企业扩大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该菌渣有效成分检测得知,该菌渣有害金属元素均小于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控制标准和鱼粉、猪、家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卫生指标,有机质含量符合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指标,总糖、粗纤维、粗蛋白、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较多,同时也含有丰富的N、P、K、Ca、Mg、Fe等元素,可从有机肥料和禽畜饲料方向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及实现变废为宝,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9.
木薯间作蜜本南瓜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采取木薯间作蜜本南瓜的立体种植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适时播种、适时移栽、选择品种、科学安排茬口、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和配置等技术措施,采取木薯间作蜜本南瓜立体种植模式,比常规单种木薯或蜜本南瓜产值提高38%左右.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高低温处理、CO_2气调、甲酸乙酯熏蒸3种方法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咖啡豆象幼虫、蛹和成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咖啡豆象3种虫态的耐受性表现为成虫蛹幼虫,其中,60℃处理2.5 h,咖啡豆象成虫和蛹的校正死亡率为100%,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达到98.3%;60℃处理3 h,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低温处理时,咖啡豆象3种虫态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以蛹的耐受性最低,其中0℃处理3种虫态完全死亡均在256 h,-5℃处理需超过128 h,-10℃处理仅需32 h,-15℃及以下温度处理则在4 h以内。气调处理时,当CO_2浓度分别为40%、65%、80%时,咖啡豆象成虫分别在5、4、3 d后即全部死亡;而幼虫在80%CO_2处理6 d后的校正死亡率才达到100%,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咖啡豆象幼虫比成虫更能适应低氧环境。甲酸乙酯熏蒸处理,对咖啡豆象不同虫态的熏蒸效果表现为蛹幼虫成虫。在甲酸乙醋浓度为35μL/L时,咖啡豆象成虫和幼虫在熏蒸处理36 h和48 h后死亡率即达到100%,而蛹的死亡率分别为86.7%和88.3%;当甲酸乙醋浓度为30μL/L时,成虫和幼虫在熏蒸处理60 h后死亡率达到100%,此时蛹的死亡率也达到88.3%。表明咖啡豆象幼虫、蛹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CO_2、甲酸乙酯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合适条件,3种处理方法对仓储咖啡豆象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