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51篇
  53篇
综合类   503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地面气象观测中阵性与非阵性降水判别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判别降水性质是地面气象观测员的基本技能,但实际工作中降水性质的判别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成为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在简述阵性与非阵性降水的概念界定及判别意义的基础上,从云状分析、降水性质、气象要素分析和雷达回波图分析等方面阐述了阵性与非阵性降水的辨别方法,旨在为气象观测员正确辨别降水性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植物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石漠化功能灌木群是石漠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中不可替代的植物群,其对环境响应表现的行为性是退化生态系统自我恢复、保持系统稳定的重要方面.文章概述了植物功能群在生态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功能灌木群自组织更新对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响应;并结合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现状,认为石漠化功能灌木群自组织更新过程及相关机理的研究将是今后石漠化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贵州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11个秋眠级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地上、地下部生长表现和9个农艺性状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贵州地区生长中,受秋眠级直接影响的性状有叶长、叶宽、叶面积、越夏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901,0.947,0.772;与年产量、根干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1,0.637;与茎叶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Dona Ana,Pierce,CUF101和UC-1887在地上、地下部生长表现较其他品种具有优势,整体适应性较好,在贵州地区适宜推广和种植的苜蓿品种秋眠级为7~10。  相似文献   
994.
南非羊蹄甲的引种栽培研究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非羊蹄甲(Bauhinia galpinii)的生长特征、生态习性、物候期、物理抗性及结实等生物学特点的研究观察比较,表明在华南地区引种南非羊蹄甲是成功的.并将其种植于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初步证明了南非羊蹄甲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园林植物,能应用在各种城市绿地以及环境较恶劣的屋顶绿化上.  相似文献   
995.
复合侵染甘蔗的病原病毒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3对特异引物SCMV–F/R、SrMV-F/R和SCYLV-F/R,以表现花叶和黄叶复合症状的甘蔗叶片总RNA为模板,分别进行3种病毒单一RT-PCR检测,在SrMV和SCYLV特异引物RT-PCR反应体系中分别扩增到约850 bp和630 bp特异性片段。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850 bp片段测序所得序列与浙江象山、临平和余杭SrMV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J310194、AJ310195和AJ310198)对应序列同源性95%,630 bp片段测序所得序列与广东、广西、福建SCYLV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U190165、GU190162、GU190159)对应序列同源性99%,表明该样品同时感染SrMV和SCYLV。在此基础上建立同时检测SrMV和SCYLV的一步双重RT-PCR体系,可检测10-6 g病叶组织中的病毒,田间样品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6.
修枝对西南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修枝对西南桦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笔者以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西南桦人工林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修枝与不修枝对比试验,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调查测定,将调查数据采用u检验分析研究,研究修枝对西南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处理对西南桦冠幅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修枝可以使树冠变窄;对西南桦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差异很小;对西南桦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对树高生长有抑制作用,4年生西南桦开始修枝对树高和蓄积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自广东的中国新记录种--比杜普粉褶蕈(Entoloma bidupense O.V.Morozova&E.S.Popov)的形态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ITS系统发育树.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近杯伞状至口蘑状,深蓝色至渐变棕蓝色;菌盖半球形至稍平展,表面密...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微量元素的生物循环特征,以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对不同年龄阶段(9、17、25和37年生)秃杉人工林的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分布及其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种微量元素在乔木层中平均质量分数为w(Mn)>w(Fe)>w(Zn)>w(B)>w(Cu);各微量元素在秃杉不同器官的质量分数存在差异且随林龄变化而变化。(2)9、17、25和37年生的秃杉人工林微量元素总贮存量分别为15.828、29.675、35.428和48.379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少,分别占总贮存量的91.32%、88.00%、84.53%和83.59%;灌草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2.41%、2.76%、3.94%、3.62%;凋落物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6.27%、9.24%、11.52%、12.79%;各微量元素中Mn或Fe的贮存量最高,其次是Zn和B,Cu的贮存量最低。(3)乔木层中微量元素贮存量的分配随林...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筛选出防除豚草和薇甘菊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品种,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30种除草剂对盆栽豚草和薇甘菊的防除效果。辛酰溴苯腈375 g /hm2、麦草畏216 g /hm2、百草枯600 g /hm2、草铵膦540 g /hm2、草甘膦异丙胺盐922.5 g /hm2、乙羧氟草醚90 g /hm2、三氟羧草醚540 g /hm2、氟磺胺草醚427 g /hm2、莠去津1 140 g /hm2、莠灭净3 000 g /hm2和灭草松1 440 g /hm2对豚草防除效果好,药后30 d鲜重防效达100%;对薇甘菊防效较好的有辛酰溴苯腈375 g /hm2、麦草畏216 g /hm2、2,4-滴钠盐125 g /hm2、氯氟吡氧乙酸180 g /hm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150 g/hm2、草铵膦540 g /hm 2、草甘膦异丙胺盐922.5 g /hm2、灭草松1 440 g /hm2和百草枯600 g/hm2,药后30天鲜重防效达98%以上。本试验结果将为豚草和薇甘菊的化学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壳聚糖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壳聚糖浸种处理棉种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0.5 g/L、1 g/L、1.5 g/L、2 g/L、2.5 g/L、3 g/L的壳聚糖溶液浸种处理棉花种子。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5 g/L,棉种的发芽率提高16.56%,出苗时间提早0.8天,出苗率提高15.53%,株高提高11.85%,叶片鲜重提高9.63%,幼苗的淀粉酶含量提高13.79%,叶绿素含量提高4.94%,脯氨酸含量提高13.28%,过氧化氢酶活提高7.21%。由此得出,适宜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最适浓度为1.5 g/L,通过研究壳聚糖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为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