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四月的一天,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检修队正在养马岛施工。休息间隙,队员曲学良摘下安全帽仔细端详,脸上不时露出幸福的微笑。"老曲,你今天似乎跟平常不一样呀,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说来听听。"老搭档老杨凑上前来,挨着曲学良坐下,拍着他的肩上下打量着。"耶,咱们的老曲同志还真会赶‘潮流’,上班还不忘带着结婚照,呵呵……"老杨拍打的手突然停在了半空,目光落在了曲学良的安全帽里。  相似文献   
32.
采用LNAS培养基在4种不同培养液中,对白腐菌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在28℃下进行静止培养,得到了不同时间内的培养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在470 nm处对于2,6-DMP的氧化作用后光密度值的变化情况,作为锰过氧化物酶(MnP)产生和活性大小的依据,从而获得了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锰过氧化物酶与培养基的成分和酶作用底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均可产生MnP,对比4种成分不同的培养基酶活力测定结果,在培养液内添加酶的底物木屑和2,6-DMP后可提高MnP的分泌量。以前的研究认为:Mn2+是MnP产生的必要因子。而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n2+并不是杏鲍菇和乳白耙齿菌产生MnP所必需的。论文为进一步利用这两种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以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种真菌MnP对木质素及其它异生物质降解的作用机理提供基础的酶学研究。  相似文献   
33.
邻体干扰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标准地复查资料,研究了华北落叶松林邻体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冠幅代替胸径表示邻体竞争关系的干扰指数改进模型,此模型不但保证了其数学上逻辑的一致性,同时增加了生态学的解释意义,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4.
采用农业系统工程的模型论方法,建立了河南省中牟县豆天蛾年总蛾量长短期预报及高峰日预报的数学模型。经检验,历史符合率分别为87.5%、93.75%、93.75%,两年的模拟结果均与实际一致。能提前两个多月提供害虫信息。  相似文献   
35.
薛俊杰 《植物保护》1983,9(6):30-30
武安县位于河北西南部,属于三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有外地虫源(来自东北和西北)和本地虫源两种。重点为害谷子,其次是玉米、高梁、红薯等。大发生的年份。一些防治失误的社  相似文献   
36.
松科四种植物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松科四种植物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以酶距做为种属间酶谱分歧的数量化指标,采用排序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器官在不同种间及同一种内不同组织器官间酯酶同工酶谱差异明显,华北落叶松与油松,白皮、华山松的亲缘关系较远;华山松、白皮松、油松三者间亲缘关系较近,其中,华山松与白皮松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7.
又到了春暖花开,植树造林的季节,我不禁想起家乡那棵百年白果树。我的老家在沂蒙老区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村小人少,但名气颇响。在十里八村提起来,都知道这个村有棵百年白果树,三个大人手拉手都圈不过来,至于树龄,就连村里的一些老人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村里的老人们估计至少有200多年。正是应了那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村之所以出名,  相似文献   
38.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及澳洲等地。国内几乎遍布整个稻区,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台湾到西藏,都有其分布。该虫60年代以前,仅为偶发性害虫,以后由于高产品种的推广及氮肥水平的提高,其危害日渐突出,进入七十年代,各地接连大发生,上升为主要害虫,日本从1966—1980年间,大发生年份在一半左右。1980年东南亚各国普遍发生严重,局部地区卷叶率高达90%。随着危害的逐渐加重,各国对卷叶螟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从1913—1985年,国外共发表  相似文献   
39.
应用大田抽样调查的方法组建了稻纵卷叶螟幼虫数量和卷叶率的多项式方程,可纳入卷叶螟的系统模型中应用。并初步揭示了穗颈稻瘟对卷叶螟产量损失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40.
泡桐丛枝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泡桐正常植株和丛枝病异常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丛枝病植株两种酶活性加强,并且多酚氧化酶有新的同工酶区产生,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扫描曲线C区谱带活性降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