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6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61篇
  81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钙调蛋白(CaM)是生物细胞内的重要调控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内一系列酶的活性及各项生命活动.应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了白桦的钙调蛋白基因CaM的全长cDNA,该基因长63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5 kDa,理论等电点为4.11,经过对...  相似文献   
52.
对出现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的某住宅楼工程的图纸进行复查并进行现场检测,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该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大面积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角部负筋配筋量不足、混凝土浇注不均匀、拆模过早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经过加固方案比较,采用粘贴碳钎维布法进行加固处理,确保了结构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3.
三峡库区酸性紫色土磷淋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库区紫色土约30%为酸性.土壤酸性赋予其与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同的理化性质,进而导致土壤磷淋溶特征不同.为研究三峡库区酸性紫色土磷淋溶特征,本研究利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了不同过磷酸钙用量(0,1.006,2.515,4.527,6.036g/盆)对酸性紫色土磷淋溶及玉米生物量、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紫色土(旱地)自身磷淋溶量较高,达164.6μg/盆,施入少量磷肥,各形态磷淋溶量显著增加,但当施磷量达到2.515g/盆(即农户普遍磷用量87kg/km2)以上时,磷淋溶量不再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下降—升高—稳定趋势.土壤总磷淋溶峰出现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玉米7~8叶期是溶解性磷和正磷酸盐淋溶高峰期,之后随玉米的生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颗粒态磷是土壤磷淋溶的主要形态;溶解性有机磷是溶解态磷淋溶最主要的形态.本研究中,当地农民普遍施磷水平I2(2.515g/盆)为磷淋溶最低处理,但磷肥利用率仍然很低,仅为14.7%.  相似文献   
54.
55.
概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现状、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与雨水利用的理论途径 ,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雨水利用途径的增产效果 ,提出了雨水高效利用必须是节灌技术与高效农业模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6.
采用水解、衍生后同位素稀释三重四极杆串联气相色谱质谱多离子反应监测技术建立了油脂中3-MCPD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总量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3-MCPD脂肪酸酯最低检出浓度为20μg/kg。回收率在80.3%~10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45%。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定性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能够满足实际油脂分析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7.
河南开封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其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继承  龚子同  姚健 《土壤通报》2001,32(4):155-159
通过 1 984~ 1 998年河南开封不同土壤耕层有机质与氮磷钾养分分析 ,论述了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和农田管理措施下不同土壤耕层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硝态氮累积特性 .由于“重氮磷 ,轻有机肥 ,忽视钾素补给” ,土壤养分变化的总趋势以下降 ,钾素耗竭性明显 .土壤养分空间变化较为复杂 ,但不同土壤间耕层养分为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 >底锈干润雏形土 >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 >灌淤旱耕人为土 >简育干润雏形土 >干润砂质新成土 .硝态氮累积表现为由上至下递减或由上至下递增和相对积累于土体某一深度 .最后研究提出了土壤持续利用的有效技术途径 .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近 15年来有关大豆连作引起的根分泌物及残茬腐解物的自毒作用、植株营养失调、病虫危害加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生物肥力及土壤某些理化性质改变等障碍因素方面的研究 ,总结了提高连作大豆产量品质的主要调控措施。在此基础上 ,对有关研究需进一步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小麦-玉米周年水肥利用效应,在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实验站进行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研究。试验肥料设置底施、1次追施和2次追施,水分设置1水、2水和3水,每次灌水450 m3/hm2。结果表明:补充灌溉与追肥相结合对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效果,其中小麦穗长增加0.2~0.8 cm,穗粒数增加2~10粒,千粒质量增加2~9 g,成穗数增加9万~57万穗/hm2;玉米穗长增加0.48~1.82 cm,行粒数增加2.0~8.4粒,5穗穗粒质量增加15~374 g,百粒质量增加2.0~13.0 g。同时,补充灌溉和追肥处理较对照小麦增产9.85%~37.93%,与一次性底施肥处理相比,相应补充灌溉+追肥处理增产9.92%~25.66%,以3水2肥效果最好;与1次追肥处理相比,相应2次追肥增产3.95%~6.11%,以2水2肥效果最好。与对照、相应1次性底施肥和1次追肥处理相比,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1.05%~46.62%、18.71%~32.03%和2.8%~5.42%;小麦玉米综合产量分别增加10.46%~42.36%、14.37%~28.87%和3.34%~5.75%,与小麦增产趋势一致。小麦玉米综合灌水利用效率较对照增加0.95~5.41 kg/m3,较一次性底施肥0.56~3.81 kg/m3,较1次追肥提高0.35~0.67 kg/m3,均以1水2肥处理最好。因此,节水增产的最佳配置为2水2肥和1水2肥。  相似文献   
60.
我国加入WTO,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市场的直接竞争,优化农业结构是坚持市场导向、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而粮食生产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怎样使粮食生产保证每年增产增收,市场供需平衡,是人们时常关心的问题.同时,在目前形势下,重提粮食的老话,对于我们认清粮食工作形势,居安思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