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林业   470篇
农学   300篇
基础科学   351篇
  213篇
综合类   2417篇
农作物   294篇
水产渔业   269篇
畜牧兽医   1399篇
园艺   441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研究肉用种鸭在产蛋期间的营养水平及饲料配方问题,我们于1991年6月26日至7月25日在广西南宁市天雹水库种鸭场,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对同一品种的肉用种鸭产蛋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三种海产动物油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概述了海南省热带牧草了生产的分布,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主要载培品种的产量与质量,载培管理技术,种子销售及价格等现状。同时,提出了热带牧草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热带牧草种子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关于高产优质苎麻新组合V10的几个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26.
27.
中药制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清宫消炎混悬剂、宫净宁灌注液、云南白药和桃叶提取液4种中药制剂,对292例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治疗试验,其有效率分别为94.25%(82/87)、93.55%(58/62)、86.15%(58/68)和80.70%(46/58)。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胎次对疗效虽有影响但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上述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抓好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不仅是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好生猪的收购、屠宰、销售等流通环节,更重要的是规范生猪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杜绝收购、屠宰、销售病害猪肉。注水猪肉,真正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市从1996年开始,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会同市法制局、市三产办、市林副业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从而使我市的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经过…  相似文献   
30.
徐志刚  蒋时察 《食用菌》1993,15(5):30-31
我们于1986年开始进行袋栽金针菇的研究,通过对品种、接种期、培养基配方、搔菌、装料量等试验,总结出配套的袋栽金针菇高产模式,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30%以上。几年来先后在全省推广580万袋,经济效益达978万余元,该项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现将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选用高产优质菌株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16个菌株参加品比,通过对菌丝生长、栽培特性、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