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分析了罗汉果航天、无籽、野生、栽培4类种质的遗传差异,构建DNA指纹图谱和UPGMA聚类图,并进行杂交优势预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9个ISSR引物中的5个可直接鉴别罗汉果21份特异种质,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56~0.896,在相似性系数为0.795处的聚类结果分为5类。不同种质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尤其是广西金秀(S17)、湖南永州(S18)和广西百色(S19)的野生种质与桂林主产区种质间,航天种质内以及雌雄株间都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差异。根据遗传差异的大小,对9个雌株预测了20个可能获得理想杂交优势的组合,推测雄株S13、S7和S9是较好的父本材料。该研究补充完善了罗汉果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信息,从而为罗汉果种质的保护、创新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西黄花蒿资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别名青蒿,菊科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地道药材。民间用作消暑、泻热、凉血、消肿、止汗等。我国医药工作者于1970年代初从黄花蒿中发现一种新型的抗疟成分——青蒿素(黄花蒿素),对脑型疟、恶性疟、间日疟,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目前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三种中草药植物和葡萄籽中的白藜芦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气质和液质联用技术,对三种中草药植物虎杖、买麻藤和小叶买麻藤以及葡萄籽中白藜芦醇首先进行了定性研究;而后采用高压液相法对这四种植物的提纯液进行了定量研究,含量分别为53.00,36.18,32.69和30.63 μg·g-1;其次对小叶买麻藤的藤茎进行了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在韧皮部中的含量为448.80 μg·g-1,在木质部中为0μg·g-1,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韧皮部中.  相似文献   
14.
金线莲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人工栽培具有较大经济效益,为探索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式, 设置了2种大棚栽培方式和4种林下栽培方式对金线莲成活率、生长量及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T5和T6)的金线莲成活率(分别为92.33%和90.79%)和植株鲜重产量(分别为1.33 g和1.31 g)较高,但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3 mg/g和12.06 mg/g)和多糖含量(分别为76.97 mg/g和80.43 mg/g)低于林下栽培的。在4种林下栽培方式中,使用控根容器栽培金线莲(T1)成活率较高,达到89.00%,并且其根系生长最好(根数达3.88条,根长达51.40 mm);但是地面栽培方式可以获得最高的植株折干率,地面栽培(T4)的折干率最高,达到12.12%,其次是T3,其折干率为12.04%。上述结果为金线莲的栽培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两面针种群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广西两面针种群资源的实地调查,阐明了两面针在广西的地理分布、生态型分布及种群生境特点;并对两面针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中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地区两面针有效成分含量仅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成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两面针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对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光强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两面针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随机抽样、主成分分析和逐步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两面针当年生苗和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径和苗高对两面针苗木质量有很好的表达,可以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按照3个等级,提出了两面针当年生苗和1年生苗相应的分级标准;经实测该分级标准与苗木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罗汉果新病害斑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罗汉果新病害的病原菌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供试的药剂中,60%咪鲜胺锰盐WP(0.5g/L)、80%戊唑醇WP(0.25 g/L)、45%甲霜?恶霉灵WP(1 g/L)、60%唑醚?代森联WP(0.5g/L)室内对该菌菌丝的抑制率均达100%,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将药效好的药剂推荐田间使用。  相似文献   
19.
报道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药用植物的环境背景和类群组成,重点分析了该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由于岩溶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药用植物达133种,隶属于53科81属,区系成分复杂多样,热带性质明显,古老和进化成分并存,单种属、寡种属多,喜钙植物及近新分类群所占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外源激素对银杏高位嫁接及其枝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方法L9(34)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AA、GA3、NAA)以及3种浓度(50、100、200 mg/L)和3种处理时间(浸沾1 s、浸泡1 min、10 min)对银杏高位嫁接成活率与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IAA和NAA能够提高银杏嫁接成活率,最好组合是A3C2D1,成活率达99.3%,枝梢生长达128.3 cm,而GA3则对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银杏嫁接时,IAA对银杏嫁接成活率和枝梢生长影响较大;不同时间的处理,激素对嫁接的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