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3年我国种植业化肥施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我国农用化肥消费量大,数据来源不同,统计口径各异,行业内大多引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但该数据无法推算出氮肥、磷肥、钾肥分类消费量。我国区域间、季节间、作物间化肥消费情况的报道很少,在调节化肥供需、指导化肥行业健康发展时显得依据不足。调查种植业化肥施用状况可以为指导肥料生产、供应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农业部339个国家级基层肥料信息网点为依托,根据我国农业生产习惯和我国政府部门统计习惯,将一年分为三个用肥季,1 5月份为春耕季,6 8月份为夏播季,9 12月份为秋冬种季。在三个季节,每个网点随机调查30个农户的主要种植作物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混)肥(包括配合式)量,经两级土壤肥料部门审核后,采用省份、相似种植区域、全国三级逐级加权平均的方法,推算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再用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该作物全国种植总面积、样本中施肥面积占该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推算了作物全年、不同季节化肥施用量。同时,分析了主要作物、不同季节化肥施用状况以及供需平衡情况,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供肥情况和农民的购肥习惯。【结果】2013年我国种植业化肥施用量5498万吨(折纯下同),其中,氮肥(实物量)3382万吨,磷肥1175万吨,钾肥941万吨。粮食作物化肥总用量为2782万吨,占种植业化肥总用量的50.6%;其次是果树和蔬菜,三类作物占种植业化肥施用总量的82.8%,经济、园艺作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大于粮食作物。春耕、夏播、秋冬种化肥施用量分别占全年化肥施用量的34.2%、35.6%、30.2%。复混肥料和尿素是农民最常购买的两种肥料,从全年来看,农民施用复混肥料和尿素的样本数分别占总样本数的72.5%和71.6%,春耕、夏播、秋冬种农民购买尿素和复合(混)肥的样本数分别占该阶段样本数的70.9%和62.9%、84.9%和78.1%、56.6%和83.9%。春耕和夏播时期农民多数选用尿素,秋冬种多数选用复混肥料,东北、西北、华中南地区农民多选用尿素,华北、西南、华东地区农民多选用复混肥料。另外,我国氮肥、磷肥供应分别过剩1080万吨、680万吨,钾肥缺口370万吨,供需矛盾突出。氮、磷、钾养分配合式为15-15-15的复混肥样本数占农民选购复混肥总样本数的33.3%,说明复混肥养分结构不尽合理。【结论】建议国家进一步遏制氮肥、磷肥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2.
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环境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子中,肥料的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碾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大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和看机肥料对碾米品质的影响,肥料对稻米形状、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蒸煮及食昧品质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肥料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总结了紫薇的特征特性,以紫薇在渭河下游的咸阳湖景区引种栽培为例,对其栽植、修剪、水肥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规范,以期为关中地区紫薇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城镇IPM的主要目标是在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时,暴露的人们或环境没有化学农药带来的过多风险;诸如品质方面的美与和谐的理念代替了量化经济涉及的农业IPM决策.城镇IPM主要由有害生物观察、监测、具体情况的决策、有害生物治理技术的应用、评估和记载5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分析紫茎泽兰危害性的基础上,概述了当前生产中防治紫茎泽兰所采取的人工和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替代控制和安全利用等防治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这些技术和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7.
基于滇池流域的Landsat5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滇池水华爆发的时空变化,以及人口和城镇发展对滇池水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滇池水华爆发从春季开始,夏季最甚,秋季开始减少,冬季基本无水华;2)1992—2011年,滇池水华从最开始的全面爆发变为主要集中在沿岸一带,但近年来又有全面爆发的趋势;3)滇池水华爆发在空间上遵循顺时针规律,最开始在海埂一带出现,然后顺时针沿湖岸向其他区域发展;4)滇池流域主要氮、磷来源是城镇生活点源,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滇池治理形势仍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78.
为改良蝴蝶兰生产模式,以3个品种分别为台湾阿妈、爱丽丝以及安娜的蝴蝶兰成熟植株为试验对象,以传统的单一风机湿帘降温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双层覆盖及双重降温模式对蝴蝶兰植株抽梗速度和双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层覆盖及双重降温模式下,蝴蝶兰的抽梗速度显著加快,3个品种完成100%抽梗的时间分别为28、27和37d,分别比对照完成100%抽梗提前8、7和17d,提前抽梗对于蝴蝶兰的商业化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在试验模式下,参试植株的双梗率分别达到100%、100%、32.2%,分别比对照提高57.9%、45.1%和1 363.0%。  相似文献   
79.
我国具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秦岭是我国大多数兰属植物的生长北线。长期以来野生兰科资源生存现状堪忧,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野外考察,分析了秦岭野生兰科资源保存和应用现状,从而提出秦岭地区野生兰科资源保护的策略,包括成立专门的兰科植物开发研究机构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保存野生花卉资源。  相似文献   
80.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中的江川、石林,滇西北的华坪、永胜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云南松林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相关的室内饲虫实验,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了解了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以及该虫在4个县的虫口密度特征。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虫口密度状况分析了该虫在云南省的危害潜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