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鉴定了山莓叶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其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多糖、香豆素及内酯,酚性成分、鞣质、多肽及蛋白质、皂甙、三帖类、蒽醌、强心苷等多种物质。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其抗菌有效成分-生物碱,并用其对几种兽医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莓叶所含总生物碱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g/mL,0.25g/mL,0.125g/mL,0.5g/mL,0.125g/mL。  相似文献   
92.
旱地油菜地膜覆盖主要技术效应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地膜油菜能够增温、保墒、延长花芽分化,改善植株经济性状,提高单株产量。通过试验示范,提出地膜油菜高产栽培的品种、播期、播量及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3.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533S的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不能形成正常的孢原细胞进而分化出花粉囊,属无花粉囊型不育系。在败育过程中,花药的大小一直在增加,但始终无花粉囊的分化。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533S的部分花药可分化出1~2个花粉囊,产生少量可育花粉粒。最终,随着生态条件的进一步变化,花药的发育完全正常,产生大量正常可育花粉粒。  相似文献   
94.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选用自育的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4种不同改良方法培育的优质恢复系作父本,采用PQ交配模式,分析16个组合并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212A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不育系,在多个产量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量最高,应用潜力较大,以多亲本复合杂交方法选育和116C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恢复系,经济性状突出,配合力较高.212A116C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5.
白菜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遗传分析及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37AB是受2对显性抑制基因控制的新雄性不育类型,分为杂合基因型和纯合基因型两类,采用简单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方法,经2 ̄3个世代连续选育,能分离筛选出纯合基因型不育系,实现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96.
以关中油菜自交系S-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性油菜品种Tobin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在自交2代中发现不育材料37AB。经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育成双显性核不育系896AB及相应的双隐性保系125ab等。  相似文献   
97.
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EN的杀雄效果与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样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3μg/ml EN单核期处理效果最好,不育株率接近100%。杀雄后油菜花药皱缩、色淡、花丝缩短,花约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自交不结实,异交正常结实。该杀雄效果好、成本低,是较为理想的新型油菜化学杀雄剂。  相似文献   
98.
种子因生理代谢改变继而诱导产生次生休眠。研究选育次生休眠性特强和特弱的品种,对防治产区中大量长期存在的地下油菜种子库、田间混杂以及油菜自生苗的泛滥,均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实验室聚乙二醇6000诱导次生休眠和4种不同大田埋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甘、白、芥3类油菜共计54个品种(系)在次生休眠特性方面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大田埋藏处理中休眠特性差异表现显著,次生休眠特性的变异为0~96.75%,广义遗传率为87.56%~92.56%。所用54个品种(系)中休眠率大于45%的占14.81%,休眠率处于20%~45%的占14.81%,休眠率处于5%~20%的占29.63%,休眠率处于1%~5%的占31.48%,休眠率小于1%的占14.81%。经聚乙二醇6000诱导的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广义遗传率为92.73%。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4种处理方法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休眠率结果表现一致;在聚乙二醇诱导法与埋藏处理中,除6个月25cm处理外的其余3种处理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特性。综合比较不同品种(系)类型的休眠率为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休眠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程度为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相似文献   
99.
1997年利用双低油菜杂交种杂油77作母本,黄籽低芥酸油菜宁油10号优良株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代连续定向选择,2003年育成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恢复系1521C。其芥酸含量均在0.6%以下,硫苷含量19.8~22.6μmol/g,含油量46.5~48.6%。以1521C组配的新组合212A×1521C和咸黄×1521C在2007、2008年度示范产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