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利用杂油77与低芥酸黄籽油菜宁油10号杂交,经定向高油连续选择,育成黄籽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1521C(48.5%).育成的1521C耐寒抗冻,适应性广,用其育成适宜陕西不同生态类形的油菜品种4个,陕油12和陕油17适宜陕西南部种植,陕油18适宜关中灌区种植,合杂油2号表现耐寒性强,产油量高,适宜渭北旱塬种植,比现有推广的对照品种甘杂1号产油量增产16.72%.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甘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陕2A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成耐寒、抗旱、适应渭北高海拔生态的低芥酸雄性不育系。以甘白油菜为母本,秦油3号为父本杂交及多代自交选育恢复系,并配置一代杂交种。通过组合鉴定,预备试验及三年省级区域试验,选育的甘杂1号表现抗病毒病、耐寒、抗旱,在1994~1996年三年省级区试中,平均公顷产1628.10kg,单交1号(CK)公顷产1469.4kg,甘杂1号比对照增产10.8%,1997年参加省级一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BHL诱导油菜雄性不育及控制CMS系微粉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油菜薹高(40±10 )cm,最大花蕾4.5 mm时期,即单核中位-靠边期,喷施一次,单株用药量6~8 mL,7 d后即花粉成熟期再喷施一次,单株用药量3~4 mL, 0.3、0.5和0.7 μg/mL浓度的BHL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1102C可诱发100%全不育;0.3 μg/mL浓度的BHL溶液处理芥菜型油菜L635可诱发100%全不育.0.3和0.5 μg/mL浓度的BHL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CMS系203A、208A控制微粉率都是100%.  相似文献   
14.
密度和播期对甘蓝型油菜角果抗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密度和播期对甘蓝型油菜角果抗裂能力的影响,以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30万、45万、60万hm-2 3种密度和9月25日及10月1日2个播期,分析角果抗裂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密度对角果抗裂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因不同密度下品种植株性状和角果特性发生了变化;播期对油菜角果抗裂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陕油8号是利用21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110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单产2087.33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单产1978.88kg/hm^2)增产5.48%。1999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266.8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平均单产2090.25kg/km^2)增产8.45%。陕油8号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毒病、耐菌核病,适应性广,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25.71μmol/g,含油量41.04%,属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地膜油菜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地膜油菜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地膜油菜的增产机理、栽培方式及其研究应用情况,并对地膜油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用195对SRAP引物对陕油8号及其父母本扩增,筛选出5对偏父本的引物组合、2对偏母本引物组合、1对互补引物组合。用互补型引物组合对杂种纯度进行鉴定,结果为88.7%,低于大田鉴定结果91.3%。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莓叶中齐墩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山莓叶中齐墩果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95-5),检测波长为210nm,灵敏度为1.000AUFS,柱温为35℃,流速为0.5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齐墩果酸对照品进样量在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2.64%(n=6)。【结论】HPLC法可用于山莓叶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9.
地膜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是把油菜的栽培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有机结合提出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是提高旱地油菜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其优点是增温、节水、保墒、灭草、早熟高产、降低冻害和旱害的发生 ,为后茬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时间和良好的水热资源 ,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的总收益。为中国北方旱区大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实现稳产高产提供了科学途径。此项技术投资少 ,操作简便 ,容易管理 ,适宜范围广 ,正在渭北旱塬大面积应用。其内容包括侧位沟播技术 ;穴播栽培技术 ;高原膜内种植技术 ;精量播种技术及地膜油菜…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新型高效油菜复配化学杂交剂,研究其应用技术及杀雄机理,用其拟制细胞质不育系低温微粉和选 育化杀两系杂交种.将2种高活性杂交剂复配,多年多点大田试验研究其应用技术,生理生化、大田调查和细胞学 观察研究其杀雄机理和杀雄效果,醋酸洋红染色测定花粉活力.油菜单核期在茎叶上喷雾0.5~0.8mg/L复配化 学杂交剂,杀雄效果好,花药皱缩干瘪呈针状、花丝明显缩短、花药无花粉或为空秕、畸形的败育花粉,绒毡层提 前解体或液泡化,全不育株率95%以上,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5%以上,杂交种纯度提高8%以上.复配化学杂 交剂是一种活性高、用量少、成本低、较为理想的新型油菜化学杂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