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四川各地油橄榄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针对开发中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当前我国退耕还林、生态重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当前四川地区油橄榄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和建设性的对策,为各地油橄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2.
123.
新疆机采棉生产中农机农艺的不融合是导致棉花纤维品质下降和采净率低的主要原因,优化机采棉株行距配置是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于2018-2019年进行了"矮密早"(1膜6行,66+10 cm宽窄行)、"宽早优"(1膜3行,76 cm等行距)2种种植模式和13.5、18.0和22.5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的定位试验,监测棉花全生育期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合棉花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评价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的生产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影响土壤温度,但不存在互作效应。不同处理下耕层土壤温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气温升高土壤温度逐渐增加,棉花封垄郁闭后,土壤温度迅速下降并波动。在生育前期(5月-6月),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下耕层土壤温度无显著性差异,而"宽早优"模式提高了花期和铃期的土壤温度,比"矮密早"模式平均高1.7 ℃。"宽早优"模式的全生育期耕层土壤积温较"矮密早"模式显著提高8.3%~9.9%(P<0.05),主要提升了花铃期的土壤积温(35.1~88.8 ℃);从全生育期耗水量来看,"宽早优"模式的耗水量低于"矮密早"模式,降低0.8~6.7mm;提高种植密度会降低耕层土壤积温,增加棉田耗水量。"宽早优"模式提高了棉花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2019年较"矮密早"模式分别显著提高17.5%和18.8%(P<0.05)。"宽早优"模式可以改善棉花生长的土壤水热条件,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是更为优化的机采棉种植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4.
奶牛场55例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杨凌周边部分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种类及感染情况,通过对杨凌2个奶牛场的55例腹泻犊牛取样检测,采用快检试剂盒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以及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病原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35.7%,轮状病毒21.4%,大肠埃希菌K9921.4%,贾第虫7.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未检出。结果表明,调查的2个奶牛场犊牛腹泻病原主要为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K99、贾第虫,其中隐孢子虫总体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未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125.
126.
牛心朴子生物碱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GC-MS联用技术从牛心朴子的全草中分离鉴定出12种生物碱,分别为2,4,6-三甲基吡啶;2,6-二乙基吡啶;4-(1-哌啶)-2-丁酮;苯并噻唑;3-正丙基-2,6-二苯基吡啶;娃儿藤定碱;2,2,6,6-四甲基-4-哌啶酮;Diazen,butyl[1-(2,2-dimethylhydr)];5,10-Diethoxy-2,3,7,8-tetrahydro-1H,6H-dipyrrolo[1,2-a;1^1,2^1-d]pyrazine;9-Azabicyclo[3,3,1]nonane,9-methyl-;Piperidino[2,3-b]2,3-dihtdroindene,1-methyl-4,4a-diethyl-6-methyl-;7,14-Methano-4H,6H-dipyrido[1,2-a:1^1,2^1-E][1,5]diazocin-4-one,7,7a,8,9,10,11,13,14-oc-tahydro-,[7R-(7,alpha,7a,alpha,14,alpha)]。其中后6种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7.
B超在动物妊娠监测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波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在兽医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B超主要用于对动物妊娠期子宫和胎儿的监测。本文从B超在妊娠诊断、胎数预测、监测胎儿发育、妊娠日龄和死胎、鉴别胎儿性别、监测妊娠期间生殖道疾病等5方面的应用综述B超在妊娠监测中的的应用,并对B超在妊娠监测中的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8.
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早期或快速检测,根据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mIFV)的RNA序列,设计了具有物种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荧光PCR检测BmIFV的方法。将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同时对BmIFV、家蚕微孢子虫(Nb)、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家蚕浓核病病毒(BmDNV)和桑叶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只有BmIFV得到阳性结果。该方法对含BmIFV目标片段质粒的检测灵敏度达10~(-3)ng/μL,对目标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3.4ng/μL。同时,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湖州市南浔区、嘉兴市桐乡市、嘉兴市海宁市、杭州市淳安县5个蚕区家蚕感染BmIFV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5个蚕区BmIFV感染率约为3.6%,为浙江省家蚕传染性软化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掌握陕西省榆林市绒山羊疾病的发生、流行和防控情况,以便于为绒山羊疾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于2015年8月深入榆林市重点县区,通过走访当地管理部门、实地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绒山羊疾病进行专题调研。结果表明,榆林市7县(区)绒山羊疾病种类无明显地域性差别,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痢疾、呼吸道疾病和羔羊流产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普通性疾病中,因饲养管理因素导致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所占比重最大,表现为一定的季节性,冬春季发病较多;寄生虫病发病率较低,调查过程中仅发现个别羊只患有疥藓。因此,榆林市7县(区)绒山羊疾病种类多且复杂,以传染性疾病和普通性疾病为主,多数疾病的发生与不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养殖场(户)"以防为主"的理念和意识依然薄弱。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