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棉花叶面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作物叶面施肥具有许多土壤施肥无法比拟的效果,是补充营养元素和改善品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棉花叶面施肥不仅可以解决苗期低温,后期根系活力下降所造成的根系养分吸收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棉花品质。本研究分析了叶面施肥所能解决的棉花生产中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叶面肥的发展趋势,对棉花叶面肥的种类、叶面施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棉花叶面专用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华北平原一熟春棉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转Bt+CpTI抗虫棉中棉所45为材料,研究了华北平原一熟春棉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花铃期是棉花一生干物质及氮、磷和钾养分积累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干物质及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速率与数量最大,其次为蕾期;吐絮期干物质及磷、钾积累速率与数量高于苗期,而氮素积累速率与数量低于苗期。棉株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棉花出苗后80~117 d、73~109 d、75~114 d和69~110 d,积累速率最大的日期分别在出苗后98 d、91 d、95 d和89 d。成熟棉株各器官的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顺序:子棉+铃壳>叶柄+叶片>茎>根;钾素积累量顺序:子棉+铃壳>茎>叶柄+叶片>根。各器官氮素含量:叶柄+叶片>子棉+铃壳>茎>根;磷素含量:子棉+铃壳>叶柄+叶片>茎≈根;钾素含量:子棉+铃壳>茎>根>叶柄+叶片。棉花全生育期氮、磷和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为213.83,30.11,156.45 kg·hm-2,全株养分吸收比例为N∶P∶K=1∶0.14∶0.73。  相似文献   
93.
<正>尽管棉花价格不如其他竞争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和糖类作物等有竞争力,然而与1年前相比,在过去几个月内棉花的地位已经改善。历史最高的棉花库存量减轻了国际棉价的压力,过去1年里国际棉价大多时间平均为每磅68~70美分。像棉花一样,其他竞争性作物的价格也在8月和9月下降,但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在秋季末和冬季回  相似文献   
94.
李鹏程  董合林 《中国棉花》2015,42(10):41-41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国内原棉价格较高而聚酯纤维价格较低致使中国棉纺行业缺乏竞争力。在21世纪最初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聚酯纤维的价格和Cotlook A指数基本相同,棉价有时比聚酯纤维价格低,2009/2010年度二者价格发生偏离,棉价从此大大高于聚酯纤维价格。在中国政府执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期间,用本  相似文献   
95.
艾氟迪和缩节胺不同处理对黄河流域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简化化学调控,探索适宜的棉花化学调控方式,分别在棉花生育期内施用艾氟迪(AFD) 1次、2次、3次和缩节胺(DPC)3次,研究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喷施AFD 3次和2次的处理,棉花花铃期棉铃脱落率较低;AFD 2次化控的处理较对照铃重显著提高,皮棉产量较其他处理亦有一定的提高;同时AFD化控对纤维品质影响不大。因此,在黄河流域棉区应用 AFD进行2次化学调控是较为适宜的化控方式。  相似文献   
96.
我国棉田生态系统立体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棉花的农药、化肥和地膜使用量在我国主要农作物中均占据首位且居高不下,棉田生态系统受到从水体、土壤、生物到大气的交叉性“立体污染”。农膜的大量使用及高残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并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同时残膜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阻碍种子根系生长,影响产量;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加之施用方法不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并危及人类健康;棉花病虫害防治高度依赖高毒、剧毒化学农药,导致药害,天敌和有益生物遭受毁灭性杀伤。农药、化肥成份残留于土壤中,或者被无节制地排放到水体环境,或随意散逸到大气中。从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对污染源头实施技术性控制。从生态系统平衡化和植物营养利用最优化着手,研究组建我国三大棉区棉田生态型IPM技术体系,形成棉田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及棉田平衡施肥技术标准。改进施药施肥方法,创新棉花栽培和耕作措施,研制可降解环保棉田专用农膜。建立棉田生态系统污染修复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提高生物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7.
生物刺激素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为探索不同生物刺激素类物质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F0),以大量元素肥料100 g·L-1尿素和50 g·L-1磷酸二氢钾为常规叶面肥对照(F1),设置150 mg·L-1壳寡糖、黄腐酸钾和腐殖酸钠分别配合上述大量元素肥料处理(分别记为F2、F3、F4),在棉花苗期进行叶面喷施,分析不同生物刺激素对棉苗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茎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F3和F4处理的棉苗整株干物质质量较F0分别提高43.38%、33.77%,较F1分别提高32.82%、23.93%,且高于F2;二者茎粗较F0分别提高34.82%、39.31%,且大于F1和F2;株高较F0分别提高32.36%、40.33%,也高于F1和F2。F0处理叶绿素含量测定值最低,显著低于F1、F3处理;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没有显著差异,但F2、F3和F4处理单株叶面积相对较大。结果表明,这3种生物刺激素作为叶面肥添加成分对苗期棉花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黄腐酸钾和腐殖酸钠是较为理想的添加成分。  相似文献   
98.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秘书处2007年2月1日发布: 首次预测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总产将增2%,至2340万t,这是植棉面积增加的结果.继全球植棉面积连续两个年度减少后,2017/2018年度面积预计增加5%,达到3060万hm2.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平均单产提高13%,至781kg·hm-2;2017/2018年度平均单产预计下降2%,至764kg·hm-2.  相似文献   
99.
应用~(15)N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有关棉花适宜的施氮时期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推荐最佳施氮时期为出苗后和现蕾期,也有研究认为播前和初花期各施一半较好。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区分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氮及土壤氮,并能深入细致研究施入氮肥的去向及在作物体内的分配。本文采用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氮肥底追比例,施氮时期对棉花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棉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转Bt+Cp TI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79(CCRI 79)、中棉所60(CCRI 60)为材料,设氮肥底施与初花期追施比例1∶1(N1)、1∶2(N2)、0∶1(N3)、氮肥底施与蕾期追施比例0∶1(N4)4个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初花期、收获期15N吸收、15N回收率、生物量积累和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初花期棉株不同器官的氮素吸收来自氮肥(Ndff)的比例随底肥氮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5.88%42.45%。收获期不同处理棉花单株Ndff%随追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6.92%54.14%,N3、N4处理的棉花单株Ndff%显著高于N1和N2。N2处理的棉花单株籽棉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但与N1处理的差异不显著,N2处理单株生物量与N1、N3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N3、N4处理的棉花收获期单株15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棉株收获期15N回收率均显著高于N1。N2处理的棉花收获期15N回收率高于N1处理,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棉花收获后N2处理土壤15N回收率低于N1,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本试验条件下,2个棉花品种氮素底追比为1∶2时的籽棉产量与15N回收率优于底追比为1∶1处理,底追比为0∶1的处理15N回收率在4个处理中最高,但未显示出产量优势,这些结果有待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0.
综述了国内棉花氮营养诊断和推荐施氮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土壤矿质氮测定、叶绿素仪速测、叶柄硝态氮测定、数字图像分析、遥感与光谱分析、氮临界浓度稀释模型等。新疆棉区的文献报道居多,但此类研究缺乏持续性和协同性,有待加强协同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