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科学   54篇
  31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评价沼气工程沼液回流以及不回流2种模式的优劣,该研究引入相对能值转换系数和生态投入能值的概念,给出了三沼分配产出能值的方法,并选取D(CSTR工艺)和L(USR工艺)2座具有代表性的沼气工程实例应用,每个工程均设定沼液回流和不回流2种模式相对应,利用能值评价指标对2座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D工程各项评价指标优于L工程,沼液不回流模式优于沼液回流模式;但当沼气工程无途径消纳产生的沼液时,回流模式可以降低沼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此时沼液回流模式优于不回流模式,L工程周边土地较少,采用回流工艺使环境负载率由2.15降低为1.05,能值可持续指标由0.41增加到0.93。采用何种模式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建议沼气工程每处理每吨VS(鸡粪)需配备的土地为0.5 hm~2/t,处理每吨VS(牛粪)需配备土地0.2 hm~2/t,当周边土地小于需配备土地时,沼气工程应适当采用沼液回流。  相似文献   
62.
废水中高浓度的盐会抑制微藻的生长,通过添加外源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来促进微藻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同时考察不同微藻和盐离子种类对高盐废水培养微藻生长特性与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加模式下培养28 d,小球藻、链带藻、四尾栅藻的最高生物量分别为0.55、0.66、0.75 g/L,总氮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0.7%、88.5%、79.7%和90.7%、92.6%、92.4%,总磷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四尾栅藻在模拟高盐废水培养24 d后,高质量浓度IAA(20 mg/L)对其生长效果最好,生物量最高可达0.403 g/L,低质量浓度IAA(≤2 mg/L)对其无明显促进作用甚至抑制生长;高质量浓度IAA(20 mg/L)的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20%和44.1%;总磷去除率为97.2%,其余5组总磷去除率均维持在15%左右。此外,不同种盐条件下四尾栅藻生物量分别为0.667 g/L(空白组)、0.750 g/L(Cl-组)、0.898 g/L(NH4+组)和1.037 g/L(NH4  相似文献   
63.
快速镍刷镀层的耐磨性高于45钢淬火和低温镀铁层,与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层相近,而抗粘着破坏和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远高于低温镀铁层,所以,刷镀层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静配合零件,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动配合零件的修复。在汽车拖拉机及其也机械设备的维修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4.
农户室内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单一燃料使用时农户室内不同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相关关系,以及使用不同炉灶类型的农户PM2.5日均平均浓度和CO日均浓度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力求通过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用一种污染物的浓度预测其他污染物的浓度,简化在农村实地检测室内空气污染水平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燃煤农户室内CO与PM2.5(R=0.841,P<0.01),CO与SO2(R=0.8878,P<0.01)浓度的变化都显著相关,燃柴农户室内CO与PM2.5浓度的变化(R=0.869,P<0.01)也显著相关;由于烟道内CO和SO2的浓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其相关关系非常显著(R=0.9846,P<0.01);CO和PM2.5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与炉灶类型和燃料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选择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对不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和用能结构下,农户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现场测试,并就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农村室内CO、SO2、PM2.5污染严重,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最高值分别超过国家标准8、38和4倍。CO、SO2、PM2.5超标农户所占比例均过半,其中用煤户SO2达到81.95%。除用煤户日均浓度较高外,各农户室内污染物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用火期间,如做饭、温热猪食或取暖。农户日平均用火时间超过3 h,用火期间污染物浓度是日平均浓度的3~4倍。  相似文献   
66.
日光温室的热环境理论模型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考察了日光温室各部件的湿热平衡,建立、求解并验证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表明,室内气温主要受室外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室外气温只具有次要的作用;温室后墙对保证温室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夜间的作用大于白天;随着保温性能的提高,温室的热环境得到稳定改善,特别是当使用透光保温合一型材料时,温室的热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7.
68.
两相厌氧消化固体有机废弃物的水解酸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相厌氧固体床反应系统(APS)处理过程中的水解率和酸化率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混合废弃物和厨余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时,甲烷化反应器对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降解率分别为73%和90%,说明有机物转化为VFA更易于被降解;固体床反应器渗滤液中的水解率在消化的第1天分别达到62%和58%,随后逐渐上升,到第4天以后均超过75%并保持稳定;酸化率在消化的第1天分别达到5%和20%,之后逐渐增加至42%和32%,说明水解酸化反应的前12d,水解反应占主导地位置,酸化反应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水解酸化相可以有效地对基质进行水解和酸化,为甲烷化相提供良好基质。APS系统中4个固体床并联使用为甲烷化反应器提供了稳定的基质,同时,利用甲烷化反应器的出水对固体床进行回流冲洗可进一步促进固体床中有机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69.
专家文库     
董仁杰,男,工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能源工程与低碳技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1981-1985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5-1988年就读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70.
生态温室系统中作物冠层的CO2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温室系统室内环境划分为主体环境与微环境两部分,在主体环境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态温室系统中作物冠层的CO2微环境.以成行的单个植株描述冠层,以空心圆柱体描述植株的简化方法,在考虑冠层内空气运动的基础上,对冠层的每一层建立CO2的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CO2动态分析模型.以一山东的生态温室为例,利用实测试验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