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53篇
  52篇
综合类   475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991.
壳聚糖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壳聚糖浸种处理棉种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0.5 g/L、1 g/L、1.5 g/L、2 g/L、2.5 g/L、3 g/L的壳聚糖溶液浸种处理棉花种子。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5 g/L,棉种的发芽率提高16.56%,出苗时间提早0.8天,出苗率提高15.53%,株高提高11.85%,叶片鲜重提高9.63%,幼苗的淀粉酶含量提高13.79%,叶绿素含量提高4.94%,脯氨酸含量提高13.28%,过氧化氢酶活提高7.21%。由此得出,适宜浓度壳聚糖溶液处理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最适浓度为1.5 g/L,通过研究壳聚糖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为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采用Biolog微生态技术,研究长期(4年-4Y,17年-17Y,32年-32Y)偏施氮肥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年限及不同取样时期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不同,4Y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对糖类、氨基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均高于其他处理土壤,且与32Y土壤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4Y土壤和17Y土壤与32Y土壤间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差异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碳源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 H及速效氮含量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3.
黑麦草、燕麦、鸭茅等三种禾草均具有耐寒 ,返青早 ,生长快 ,产草量较高 ,抗病力较强的特性 ,是冬季及早春生长利用较好的饲料作物。在水稻冬闲田土中种植 ,以 1 0月中上旬播种 ,播量分别为 :黑麦草为 2 0~ 2 5kg/667m2 ,鸭茅为 1 8~ 2 0kg/667m2 、燕麦为 3 0~ 4 0kg/667m2 其效果较好。并利用其饲喂育肥牛 ,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 2 61g ,而且平均每天比对照多增纯利 1 88元。  相似文献   
994.
灰肉红菇是广西等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生于锥属植物林地,但其与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并不系统,土壤真菌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广西浦北县同一样地,以灰肉红菇(H)及其相似类群(玫瑰红菇JH,毒红菇FH;白黄乳菇DZ)子实体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995.
罗汉果作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前景看好。笔者在开展罗汉果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其种植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为罗汉果组培苗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生长、继代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的增殖分化无明显作用,但对试管苗的壮苗生长及缓解玻璃化有较大作用,本阶段培养最佳活性炭浓度为0.5 g/L;其次,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的继代培养效果明显,最佳使用浓度为0.8 g/L,保存时间能达6个月,半年存活率为86.42%;本试验研究结果也证明了活性炭对罗汉果试管苗生根的促进作用,当活性炭浓度为1.0 g/L时,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了95.1%,根粗壮,根系密度高,长势佳,最适合移栽炼苗。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罗汉果组培继代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污染问题,研究了不同浓度头孢霉素和不同培养时间组合方式对细菌污染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头孢霉素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但对组培苗的负面影响会越大。250~500 mg/L为较适用的头孢霉素浓度范围,300 mg/L为最佳浓度,既能有效抑菌,又能一定程度地保障组培苗的正常生长。(20 20)d的时间组合方式抑菌效果最好,即连续两次继代,每次继代培养时间为20 d。  相似文献   
998.
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室内离体接种鉴定法,以抗病品种台农1号芒作为对照,对桂热芒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及转绿期叶片进行炭疽病和角斑病的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桂热芒3号四个发育时期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7.78、25.33、31.33、28.00,抗性评价结果均为抗病。细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0.56、22.92、27.38、19.45,幼果期抗病评价结果为中抗,其余3个时期评价结果为抗病。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桂热芒3号幼果期和膨大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桂热3号芒与对照台农1号芒的转绿期叶片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桂热芒3号是一个对炭疽病为抗病、对细菌性黑斑病为中抗的晚熟芒果品种。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对"三农"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显著,广大农户发展优势农作物生产特别是冬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迫切需要一种功能齐全、价格适宜、适应于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能够一次完成旋耕、起垄的复式耕整地作业机具,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作业成本,增加生产收入.  相似文献   
1000.
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茶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Van soest法及NIRS(NEOTEC 6350)法检测了31个中国红、绿、乌龙茶标准茶样及Assame和Siensis变种新梢(芽,第一叶至第五叶)的NDF、ADF和ADL含量,用多元回归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分析的结果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绿茶为0.968—0.972,红茶为0.927—0.966,乌龙茶为0.880—0.947,新梢为0.894—0.971,经过λ_2、λ_3校正,相关系数接近0.99,两种方法具有相似的准确性,而NIRS法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