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1篇
  24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定量化分析支持下全国耕作制度区划方法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探讨定量化分析手段在全国耕作制度区划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耕作制度区划指标逐项探讨、对现有的耕作制度分区进行了调整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全国耕作制度分区的指标体系,以及“区划指标数据库建立”、“气候指标值提取”、“地形单元提取”、“低级单元聚类”等定量化方法在耕作制度分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明确的多级指标体系是定量化区划的关键;(2)耕作制度区划中使用定量化方法的技术框架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不同层级上采用不同的定量化分析方法;(3)在专家集成定性分析的框架下,定量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耕作制区划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2.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合理密植是小麦生产中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有显著性的影响。种植密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协调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的关系,进而获取高产;还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群体结构的变化,使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3.
利用1978年MSS多光谱数据、2008年中国资源卫星数据、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和2009年土壤野外试验数据,对黑龙江省土壤退化典型地区大庆地区的土壤碳氮储量动态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9年30年期间,大庆地区平均土壤碳氮密度分别减小了1.08 kg/m3和0.25 kg/m3;平均土地覆被土壤碳氮密度分别减小了0.57 kg/m3和0.17 kg/m3;土壤总碳氮量分别减少了21.91 × 106 t和50.26×105 t;土地覆被土壤总碳氮量分别减少了11.49×106 t和34.56×105 t.大庆地区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的转换和土地退化是导致土壤碳氮库减少的主要原因.大庆地区的土壤平均碳密度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应加强土地保护,防止土壤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74.
利用1978年MSS多光谱数据、2008年中国资源卫星数据、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和2009年土壤野外试验数据,对黑龙江省土壤退化典型区域大庆地区的土地覆被土壤碳氮库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79年全区土地覆被土壤总碳氮量分别为(163.68±47.34)×10<'6>t和(102.00±22.55)×10<'5>t,2009年分别为(152.19±43.74)×10<'6>t和(67.44±33.23)×10<'5>t,30年期间大庆地区土地覆被土壤总碳氮量分别减少了11.49×10<'6>t和34.56×10<'5>t.耕地、林地、草地、沙地、盐碱地和沼泽地的土壤碳库影响因子分别为0.07、-0.24、0.70、0.89、3.67和0.77,土壤氮库影响因子分别为-0.65、-0.18、1.41、0.23、0.35和0.89.大庆地区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因子与中国的数据有些出入.  相似文献   
75.
为了定量了解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及其变化强度与剧烈程度,笔者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运用ERDAS8.5和ARC/INFO9.2软件,以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模型,利用绥化市31年(1980-2010年)土地利用格局4期的空间数据(1980年、1995年、2000年、2010年)合成一系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通过图谱分析来了解绥化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地大幅度增加,其净增面积346.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超过13%,未利用地(滩地和沼泽地)面积急剧减少,净减少面积为440.9 km2,沼泽地完全消失。草地面积略有增加,增加面积12.1 km2,林地面积减少,减少面积为11.4 km2。城市建设用地净增加面积为29.7 km2。在过去的31年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急剧上升,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化明显,城市化进程加快,本研究区中部的滩地与沼泽地变化最为剧烈。  相似文献   
76.
无论水利工程规模的大小,都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文章从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入手,着重探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吉林地区几个草莓种植基地草莓根腐病菌的研究,明确吉林地区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主要有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尖孢镰刀菌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而立枯丝核菌则在以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并明确了该病原物对温度、湿度、光照及pH值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8.
草莓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几个草莓种植基地草莓根腐病菌进行研究,明确了引起吉林省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主要是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两种菌的生长量及产孢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以蔗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好,而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碳源为淀粉尖...  相似文献   
79.
利用MATLAB语言进行可视化设计出松嫩平原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客观地对松嫩平原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历史数据进行评估和实时监控。松嫩平原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主要功能为农作物长势监测(NDVI、VCI、MVCI、RMNDVI、RPNDVI)和自动化提取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等松嫩平原重要粮食作物遥感信息,同时对3类地表(湿地、林地、草地)等分类。该监测系统解决了松嫩平原植被遥感信息提取研究中需要处理大量影像数据的问题,为未来研究松嫩平原植被特征变化和规律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区域和影像数据研究中,具有稳定性好、处理数据速度快、分类精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小兴安岭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含量。[方法]以小兴安岭3种不同沼泽湿地为对象,研究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和2003年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结果]3种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逐渐递减趋势,SOC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41.35、141.05、75.89 g/kg。在0~40 cm土层中,SOC含量在不同湿地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最高,显著高于毛赤杨沼泽湿地和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及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的全氮(TN)平均含量分别为22.88、23.69、9.22 g/kg,柴桦苔草沼泽湿地和毛赤杨沼泽湿地的TN含量显著高于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分别是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的2.48倍、2.57倍。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剖面MB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柴桦苔草沼泽湿地MBC含量显著高于毛赤杨沼泽湿地和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的含量(P0.05),20~40 cm土层中,柴桦苔草沼泽湿地和毛赤杨沼泽湿地MBC含量显著高于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3种不同类型的沼泽湿地微生物量熵在0.21%~0.58%,土壤微生物量熵的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碳动态及对排水的响应,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