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209篇
  92篇
综合类   767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452篇
园艺   20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902.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氟乐灵对于小麦、玉米种于抑制出苗的最低浓度及其对苗根的影响,氟乐灵是否随水渗淋从而与种子或根系接触造成药害,以及在小麦和玉米种子不接触氟乐灵的条件下,能否出苗生长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氟乐灵的田间试验,观察其在浅混土条件下的除草效果。 室内试验证明,氟乐灵抑制种子发芽生长的最低浓度,小麦为0.48ppm,玉米为4.8ppm,在常用量条件下,小麦、玉米种子直接与氟乐灵接触,其种子出苗、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903.
氮,磷,铁,硅营养盐对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用原位光密度测定法探讨了铁、硅单因子营养盐及氮、磷、铁、硅多因子组合对3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对盾卵形藻小形变种,咖啡形双眉藻和柔软舟形藻,Fe-EDTA都明显优于柠檬酸铁,其铁的最适浓度为0.5mg/L,而硅盐中的最适浓度约为2.5mg/L。多因子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这3种底栖硅藻的氮,磷、铁、硅的最佳浓度(mg/L)及配比为:盾卵形藻小形变种5.0:0.25:0.5:  相似文献   
904.
本文通过田间与盆栽对比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连作胁迫下锰营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中各连作年限土壤有效锰含量总体高于正茬,但连作大豆植株吸收积累锰却低于正茬,这种差异在盛花、结荚、鼓粒期表现明显。不同生育时期连作大豆植株锰营养与氮、磷营养相关极显著,分枝期植株锰营养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显著,盛花期、结荚期植株锰营养与产量相关显著。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连作大豆土壤有效锰变化的原因。本研究为合理进行连作大豆锰营养调控,减轻连作障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5.
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沿海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肥和蓄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1].目前,我国沿海各省均开展了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尤其在山东、江苏和河北等省养殖规模较大.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养[2],另一种是与对虾、贝类等综合养殖[3].笔者对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06.
开封地区大白菜种植历史悠久,但近几年大白菜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栽培面积逐年减少,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开封地区大白菜生产现状,探索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开封地区大白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7.
针对传统母猪限位栏圈养查情工作量大、效率低的关键生产问题,对母猪尿液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2种激素进行测定,研究利用激素质量浓度和水平变化规律辅助检测断奶后母猪发情行为的可行性,并为开发试纸快速检测提供参考阈值.结果表明:1)尿液中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的质量浓度和水平在发情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在人工常规...  相似文献   
908.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沿海13种代表性海参的骨片,并获得了8种海参的线粒体16SrDNA基因序列,通过整合网上序列联合分析以期了解13种海参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骨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 13种海参的骨片包括桌形体、假桌形体、扣状体、杆状体、穿孔板、花纹样体、颗粒体7种类型; 8种海参的16S rDNA片段长度在465 bp左右,富含AT碱基, A+T的含量平均为55.8%,符合无脊椎动物线粒体DNA序列的特征。从GenBank中获取11种海参16S rDNA基因序列,以杂色角孔海胆(Salmacis sphaeroides)为外群,联合本研究中所测序列构建了NJ和ME系统树。结果表明,NJ、ME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海参科(Holothuriidae)内,柄体参属(Labidodemas)与海参属(Holothuria)亲缘关系极近且骨片形态均相似,可划分为同一个属;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同,刺参科(Stichopodidae)同尻参科(Caudinidae)、沙鸡子科(Phyllophoridae)、硬瓜参科(Sclerodactylidae)、瓜参科(Cucumariidae)聚成一簇,而与海参科亲缘关系较远,符合最新分类系统。本研究根据NJ和ME系统发育树结果,结合海参骨片的形态学资料,对海参科内骨片的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桌形体的进化史尚不清晰,但在海参科内,海参骨片由复杂的桌形体、扣状体向简单的花纹样体和颗粒体演化。  相似文献   
909.
小麦鲜面片色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对鲜面片色泽的影响程度,测定了52个小麦样品的鲜面片色泽、面粉色泽、蛋白质含量、硬度、黄色素含量以及PPO活性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面片色泽主要与蛋白质含量、黄色素含量以及PPO活性有关.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面片色泽L*值的重要因素,与面片放置0 h和24 h的亮度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64;黄色素含量与面片放置0 h和24 h的黄蓝度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和0.71,与放置0 h、24 h的红绿度a*值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8和-0.44,而与L*值相关不显著;PPO活性与0 h鲜面片的L*值没有明显相关,但与24 h面片的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0.47),与面片放置24 h后L*值的下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5~-0.55).因此,鲜面片的初始亮度L*值与PPO活性无关,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放置24 h后的面片L*值既取决于蛋白质含量,也取决于PPO活性.  相似文献   
910.
旨在通过比较胶原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对小白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效果,以及酶消化作用时间(10、20、30min)、鼠龄(成年鼠、乳鼠)对细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经细胞鉴定,建立一种小白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选用两组昆明小鼠(成年鼠和10-14日龄幼鼠),用0.1%胶原蛋白酶、0.25%的胰蛋白酶分别消化成悬液,酶的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30min.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培养质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噗。结果表明’成年小鼠肾脏分离效果比幼鼠好;两种酶消化10min得到的细胞产量最多;胶原酶消化法比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的细胞贴壁早,且贴壁数量爹;细胞鉴定结果为阳性。结论:对成年昆明小鼠肾脏,用胶原酶消化法,消化10min,肾小管上皮细胞产量和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