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0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6篇 |
农学 | 31篇 |
基础科学 | 53篇 |
50篇 | |
综合类 | 308篇 |
农作物 | 40篇 |
水产渔业 | 15篇 |
畜牧兽医 | 123篇 |
园艺 | 35篇 |
植物保护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为探究ROP基因在棉花抵御逆境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一个陆地棉GhROP6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及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GhROP6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及不同逆境胁迫和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构建GhROP6基因的VIGS载体并转化棉花,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沉默效率。结果显示,GhROP6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597 bp,编码一个含198个氨基酸的I类ROP蛋白;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hROP6符合ROP蛋白结构特征,且与其他物种ROP蛋白高度同源;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hROP6蛋白与拟南芥AtROP6蛋白同源性最高;GhROP6基因在棉花根、茎、真叶及子叶中均有表达,且在真叶中表达量最高;GhROP6基因对干旱、高盐、低温、高温等胁迫和外源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可能在棉花抗逆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hROP6在棉花的叶片和根部均得到有效沉默,表明已获得GhROP6基因沉默植株。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GhROP6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在孟津黄河漫滩的河岸带上开展了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了自然降雨情况下,河岸林地转变成农耕地前后降雨地表径流产流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河岸滩区具有较强的土壤人渗能力,径流产流的次降雨量临界值为20mm;滩区径流系数相对偏小:耕地平均3.5%,林地平均2.0%;在耕地开垦初期,由于雨滴的直接溅蚀,表土存在“板结”现象,径流系数增加较为明显。河岸滩区的降雨径流呈弱碱性(pH=8.0—9.5),且盐分含量偏高;耕地径流和林地径流水质的差异表现在耕地径流具有较低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含量;由于耕地的径流产生量明显大于林地,耕地径流的污染物(土壤颗粒物、有机物、总氮和总磷)产生总量约是林地径流的1.5-3.0倍。土壤翻动后的首次降雨通常会引起耕地较平时5—10倍的土壤颗粒物和总磷流失。林改耕后,径流颗粒物和总磷含量较参照耕地平均增加3倍,成为滨河漫滩农田开垦初期的应首要控制的污染物。河岸滩区在河岸缓冲、屏障和面源污染物削减方面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因此在河岸滩区的开发进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原生河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联合收获机单神经元PID导航控制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联合收获机在田间直线跟踪作业中在维持高割幅率条件下易产生漏割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的联合收获机导航控制器。以轮式联合收获机为平台,通过对原有液压转向机构进行电控液压改装,搭载相关传感器构建了导航硬件系统。开展了常规PID控制和单神经元PID控制的仿真以及实地对比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控制具有超调小和进入稳态快等特点;路面试验表明,当收获机速度为0.7 m/s时,单神经元PID控制最大跟踪偏差为6.10 cm,平均绝对偏差为1.21 cm;田间试验表明,收获机速度为0.7 m/s时,单神经元PID控制田间收获最大跟踪偏差为8.14 cm,平均绝对偏差为3.20 cm。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联合收获机导航控制器能够满足自动导航收获作业要求,为收获作业自动导航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