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01.
黄瓜灰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叶、花和果实,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此病,减少广大菜农的损失,我们于2003年选用6种药剂开展了防治大棚黄瓜灰霉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103.
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青翅蚁形隐翅虫发生量在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中占8.1%,居第四位;与棉田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追随关系;对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具有较强的聚集攻击效应;是淮北棉田优势种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1]。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2-5],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6-7],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托  相似文献   
105.
对昌平地区146个果园进行土壤酸碱度测定,结果表明,昌平地区仅有40.41%的果园土壤pH值在6.0~7.4,呈中性弱酸性。而59.59%的果园土壤pH值在7.5~8.4,呈碱性,土壤pH值偏高需要改良。不同地点、不同树种果园土壤酸碱性差异均较大。  相似文献   
106.
从1995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开始受理转基因抗虫棉参试以来,共审定冀中南春播转基因抗虫棉品种35个,杂交种20个,本研究对审定品种的主要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多集中在2006~2008年,常规品种霜前皮棉产量呈上升态势,杂交种产量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2002~2003参试年份之前衣分逐年得到明显提高,以杂交种最为明显,从37.6%上升到41.9%,之后逐步稳定在40%左右,常规种衣分也有明显提高,单铃重则延续了上升态势,变化幅度为4.9~6.5 g,单株成铃变化较小.对比常规品种和杂交种表明,杂交种可以迅速改良产量,但到一定程度后,两者表现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107.
河北省棉花新品种主要性状参数分布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源,分析了1997~2006年审定的62个春播品种的主要性状参数分布、不同年度审定品种的变化趋势及综合达标情况.结果表明:①产量和株高性状参数分布广泛,衣分、铃重、子指和果枝始节变幅较小,枯萎病指和马克隆值高频区接近育种目标;②随时间推移,产量、单株铃数、铃重、子指、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有提升趋势,马克隆值适中且基本稳定,枯萎病指变化不大,黄萎病指有所降低但仍然偏高;③纤维比强度和黄萎病指是品种达标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108.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抗虫棉新品种冀12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早熟棉品种省早441和转基因抗虫棉GK 12杂交世代选择育成的“冀122“,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和早熟,2003~2004年河北省冀东早熟棉组区域试验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和DP99B分别增产23.1%和17.7%,属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适宜冀东早熟棉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9.
110.
耿军 《食用菌》2012,34(5):6-7
从温度、温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方面探讨了阿魏蘑子实体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阿魏蘑出菇期最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温度为8~18℃,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500lx,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300~9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