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迫切需要,优质中药材需求量不断扩大,药用真菌药食同源的特性备受消费者青睐。而优质的菌种资源是实现高产优质菌类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和源头,药用真菌菌种质量由遗传特性、生长环境和保藏条件共同决定,想要对菌种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需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文章从药用真菌菌种退化现象,影响退化因素,保藏方法,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复壮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使得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优良性状得以保存,为高产优质菌类中药材的产业化、工业化提供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凸眼病病原,从患病梭鲈病灶眼、肝、脾和肾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开展人工感染试验,测定其血清型及MLST分型,并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命名为SL1701株)为本次引发梭鲈病害的致病菌,Ib-ST261型。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分离得到的细菌SL1701对健康梭鲈具有非常强的致病性,4.5×105CFU/m L时可使80%受感染梭鲈死亡,并可复制出自然发病鱼的症状。菌株SL1701革兰氏染色为阳性链球菌,γ溶血,生理生化特性与普通无乳链球菌基本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同源性最高,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SL1701对氟苯尼考、氟罗沙星等1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磷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L1701为Ib-ST261型无乳链球菌,养殖时可选用氟苯尼考及氟罗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抑制剂丙酮酸乙酯(EP)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和EP组,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EP组每天按100 mg/kg腹腔注射EP溶液1次,连续6d.造模后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第7天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HMGB1、IL-17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组DAI评分下降,镜下组织病理损伤亦明显减轻(P.<0.01),EP组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HMGB1水平明显降低,伴随血清及结肠局部IL-17表达减少(P<0.01),同时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比例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EP可能通过阻断内源性免疫刺激剂HMGB1的释放,进而间接抑制Th17细胞及其介导的炎症瀑布反应,从而对IBD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是珍贵的食药用菌,除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还具有抗溃疡、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等功效。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关于猴头菌较新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60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成Ⅰ-Ⅳ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多糖0、10.0、30.0、50.0 mg/(kg·d),于D0、D8、D15、D22、D29测定草鱼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与溶菌酶(LSZ)活力等指标,D29时对4组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实验剂量的黄芪多糖可不同程度提高供试草鱼血液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各实验组草鱼血清中T-SOD、CAT、LSZ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投喂实验剂量的黄芪多糖均可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草鱼的死亡率(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黄芪多糖可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每千克鱼体质量的推荐剂量为10~30 mg/d。  相似文献   
16.
侧耳属真菌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燕  罗霞  郑林用  余梦瑶  许晓燕  江南  王世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06-16207,16209
对侧耳属真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 es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以非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为对照,进行了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在上述试验中均为表现出阳性结果,初步说明利用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是安全的。但全面系统评价转基因棉籽壳应用于毛木耳栽培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不同灵芝三萜单体对PCI2细胞保护和自噬诱导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灵芝酸A、B、C、C2、DM、K对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最大保护率分别为32.83%、12.63%、53.03%、30.30%、2.53%和25.25%;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最大保护率分剐为6.74%、29.02%、23.81%、25.07%、10.15%和5.12%;自噬诱导最大阳性率分别达到22.33%、32.67%、35.50%、28.33%、11.83%和29.50%。不同灵芝三萜单体的活性也有明显的差异,且各单体在不同活性方面均未表现出一致的强弱关系。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侯大斌  刘向鸿  赵钠  罗霞 《南方农业》2010,(3):42-43,48
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资源丰富,应用广泛,但目前川产九眼独活来源较混乱,为了准确了解野生九眼独活资源类型,利用ISSR技术对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探讨。从4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2条引物,对60份样本进行ISSR-PCR分析,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01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占85.14%,表明川西北九眼独活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用NTYS-PC2.10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本分为4大类,各组包含的材料并没有表现出地理来源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三种抗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体重在19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6头,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A组为对照组,在B、C、D三组分别添加金霉素、黄霉素、那拉霉素三种不同的抗生素,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空腹称量个体重。结果发现,整个试验过程中B组无猪只发病现象,猪群比较均匀一致,平均末重、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都比其他组高,料重比比A、C、D组分别有所降低。所以,从综合养殖效益来看,使用金霉素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