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25篇
  30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小麦丛矮病(NCMV)寄主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小麦丛矮病的寄主范围,用带毒灰稻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接种,然后用无毒灰稻虱若虫回接,同时结合血清学反向炭凝法检测,共计测定29属70种禾谷类作物和杂草。结果有16属53种禾本科植物是本病毒的寄主,其中42种是我们新证实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53.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88%。为了加速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单产;减少人工去雄和理化杀雄的麻烦,  相似文献   
54.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寄主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有明显加重趋势,在苏南、上海、北京市郊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尤为严重,已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解其病毒的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对本病的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5.
简述了加工处理对谷物淀粉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可能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谷物淀粉的加工处理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报道,并探讨了各种加工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57.
一、前言犊牛早期断奶是国外一些养牛业发达国家在犊牛培育上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它的特点之一是哺乳期短,哺乳量少,节省大量鲜奶、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培育成本。另一个特点是犊牛较早地采食植物饲料,能够促进其消化器官,特别是瘤胃的发育,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提高乳牛的终生经济效益。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着犊牛哺乳期长,哺乳量大,培育成本高等问题。而犊牛早期断奶,不仅有利于乳用母犊(包括肉乳兼用牛)的培育,而且为公犊肥育利用开拓了新的境界,解决了公犊肥育成本高的一个关键问题,避免了有利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8.
我们在1983年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r 射线辐照处理冬笋,曾取得初步效果。为进一步探索适当的辐照剂量及其机理,85年又进行了60CO—r 射线处理冬笋的试验.一、材料和方法冬笋产地为江西宜丰,1985年1月28日进货,85年3月6日辐照,剂量分别为1万 rad、3万 rad、5万rad、10万 rad、15万 rad 及 CK 组,在常温条件下用聚丙烯编织袋包装.  相似文献   
59.
本试验采用人工方法给新生犊牛接种反刍食团,并对犊牛瘤胃内容物pH值、纤毛虫以及反刍规律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犊牛各周龄pH值变化、接种组与未接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常规组相比,在4周龄时差异则显著。接种组2周龄时发现在瘤胃中有纤毛虫,未接种组则在5周龄时发现纤毛虫,常规组在6周龄时发现纤毛虫。反刍开始时间接种组早于常规组,但各组牛的每次反刍延续时间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60.
犊牛早期断奶是犊牛培育上采用的一项新技术。它与常规断奶相比,具有节约大量鲜奶、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培育成本等优点,同时又能促进犊牛瘤胃早期发育,提高粗饲料利用率和奶牛终身经济效益。但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精良的犊牛开食料,造成断奶后的犊牛日增重、体重等主要指标远远达不到发育标准,致使此项研究难以推广应用于生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成功地研制出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消化、来源方便、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