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纪军 《云南林业》2012,(5):74-74
近日,随云南省林业文联“野菌飘香南华行”采风团10多位作家、摄影家,前往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开展“野菌飘香南华行”采风活动。  相似文献   
32.
33.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科农1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农199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石4185为母本,以科农920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4.
<正>本报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阿克苏市投资建设的"4580"大化肥项目近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备案,计划今年10月开工建设。这意味着"4580"大化肥项目正式落户阿克苏市,首开阿克苏市石化产业建设先河。  相似文献   
35.
小麦-黑麦1RS/1BL新易位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 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筛选出2个小麦-黑麦1RS/1BL纯合易位系BC152-1-1和BC01-89-1。其中,BC152-1-1(2n=42)除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外,未见其他染色体变异;BC01-89-1(2n=43)除含有1对1RS/1BL纯合易位染色体外,还附加1条两端缺失的3R染色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BC152-1-1和BC01-89-1不仅含有来自小偃6号的14+15优质亚基,而且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SDS沉降值等品质性状都得到显著改良。  相似文献   
36.
科农199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石4185为母本、科农920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  相似文献   
37.
豇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豇豆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钙、镁、铁、锌等多种矿物质,是我国广大地区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之一。但是,豇豆病害较多,且危害严重。常规栽培技术不仅不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农药残留还会污染生态环境,同时又影响着豇豆的内在品质。因此,豇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冬小麦新品种"科农199"选育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农9204"为父本、"石4185"为母本进行杂交, 经单株选择和系统选育, 培育出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科农199"。该品种中早熟, 株型紧凑, 株高75~80 cm, 穗纺锤型、短芒, 灌浆快, 落黄好。籽粒角质、饱满, 千粒重40~42 g; "科农199"根系发达, 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 具有较强的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养分的能力;该品种适应性强, 产量稳定性好, 抗逆性强。在黄淮北片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产量居第1 位, 比对照品种"石4185" 极显著增产, 于2006 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目前, "科农199"已在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累计推广种植130 万公顷, 成为黄淮冬麦区北片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9.
"科农199"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培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其抗寒、耐旱、抗干热风, 根系发达,生育中后期能够高效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养分。本文研究了氮肥、磷肥、水分运筹等对"科农199"产量潜力的影响, 为"科农199"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试验从2008 年开始, 在冬小麦各主要生育期收集数据、取样并进行相关处理; 在收获后进行室内考种, 考查千粒重、穗粒数、单株穗数、产量等重要性状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发现, "科农199"小麦无论低氮或高氮供给条件下都比其他品种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并向籽粒中分配, 从而形成较高的经济产量; 大田节肥试验中施纯氮120 kg·hm-2 时单产6 532.5 kg·hm-2, 氮肥偏生产力达54.4 kg·kg-1; 施纯氮180 kg·hm-2 时单产7 312.5 kg·hm-2, 氮肥偏生产力达40.6 kg·kg-1。在低磷定位试验中, "科农199"表现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收获群体大的特点。在冬前底墒水充足的条件下, 春季灌水1~2 次可满足亩产千斤的水分需求。现阶段冻害干旱等极端气候高发频发, 推广"科农199"这类抗逆稳产品种, 可提高我国小麦生产可持续性, 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0.
外源基因导入改良小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是我国水资源匮乏地区之一,干旱直接威胁着本区域粮食安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选育抗旱小麦品种是降低干旱危害的有效手段。由于小麦属内的遗传变异相当有限,小麦抗旱性遗传改良急需开发和导入新的基因资源。远缘杂交是转育小麦近缘属种优良基因、创造特异育种新材料的有效途径;全基因组DNA导入技术打破了物种界限,可以将小麦族外的基因导入小麦基因组中;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导入其他物种的基因,更使得分子聚合不同来源的抗旱相关基因成为可能,为小麦抗旱性综合改良开辟了新途径。本文以上述3种技术为切入点,对外源基因(或染色质)导入、改良小麦抗旱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