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06篇
  40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传统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如顺序设计、拉丁方设计以及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林分立地、土壤或肥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没有关注立地之上的"试验对象即林分"的状态差异,加上其有限的随机过程和缺失量化的目标函数等缺陷,从而谈不上是优化的试验设计,无法保证试验开始前处理间林分状态特征的一致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森林经营田间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完全随机优化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甘肃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森林经营田间试验设计中。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完全随机优化设计得到小区排列方案,其处理间林分状态特征参数的差异均小于5%,优于传统田间试验设计方法,能确保试验林分状态的一致性。利用R语言实现该优化设计并使其可以在计算机上自动得到最佳的小区排列方案,提高了森林经营田间试验的精度,为科学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华南壳斗科木材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区地处热带北部至中亚热带,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华南壳斗科树种很丰富,为阔叶村第一大科,其蓄积量占阔叶材约1/3,采伐量及木材利用均属阔叶材首位。本文将华南壳斗科木材归并为14类,有分类检索表、分类树种志要、材性及用途表。  相似文献   
33.
云南樟科树种丰富,为全国之冠,仅次于壳斗科,是构成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为重要的商品材之一。本文根据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观察及材性试验写成,为云南商品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王忠笑 《森林工程》1996,12(4):13-16
本文以鹤北局庆林示范林场为例,证明要摆脱”两危”一是要增加投入二是要适当地调整经营单位的结构。  相似文献   
35.
育苗同农业生产一样,主要受生态环境条件,特别是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制约,土壤条件一般可用改土、施肥等措施进行调节和改善,而气象因子的调节和控制比较困难。因而,如何正确掌握气象因  相似文献   
36.
通过动态经济评价模块,将成本构成要素分解成材料消耗,用工消耗和资金换算单位乘子等基本元素,而用以基本元素以自变量的函数描述成本及收入核算项目,借助模块内专门设计的解码过程,通过外部文件,修改成本构成要素的分解层次和描述单位,重新设计成本核算项目的描述函数,实现了经济评价模块同林分生长模型间的柔性结构匹配。压缩数据向量及其相应算法的引入,不仅减少了内存空间的占用量,而且提高了经济评价模块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37.
用交联聚苯乙烯-异氰尿酸树脂催化乳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发现虽然该树脂的酸性与羧酸相近,但能有效地催化酯化反应,并由此提出了氢键促进催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8.
森林结构调查最小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4块100m×100m的天然林样地材料,分别利用角尺度和双相关函数分析4块大样地中不同面积的窗口(小样地)对应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样地面积不同其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也不同,随着样地面积逐渐变大,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趋于稳定,这意味着森林结构分析必须在一定大小的样地上进行。根据本研究资料,样地面积最小应为2500m2。  相似文献   
39.
【目的】小柱孢酮脱水酶(scytalone dehydratase,SCD)是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本文旨在鉴定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tSCD)家族,并分析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发育过程中StSCD基因家族表达量差异及SCD抑制剂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StSCD基因家族在黑色素合成和附着胞发育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利用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的全基因组数据,获得StSCD基因家族的全序列,并与玉米小斑病菌(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a)等真菌的SCD进行序列比对;收集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不同发育时期的材料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获得不同时期、不同StSCD的表达量,从而确定与病菌侵染和附着胞黑色素化密切相关的脱水酶基因;使用SCD抑制剂环丙酰菌胺处理玉米大斑病菌,测定菌落生长速度、黑色素合成量、附着胞膨压等,确定StSCD在附着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玉米大斑病菌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个StSCD,其编码蛋白具有SCD保守结构域及保守的催化及底物结合氨基酸残基。StSCD3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中功能冗余的SCD2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StSCD4与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中参与黑色素合成的SCD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通过分析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StSCD的表达量发现,在附着胞时期4个StSCD表达量均上调,其中StSCD3StSCD4表达量上调尤为显著,附着胞再生菌丝时期StSCD3StSCD4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并且在附着胞诱导整个时期StSCD4的表达量较高。环丙酰菌胺处理玉米大斑病菌后,黑色素合成受阻,附着胞膨压显著降低。【结论】玉米大斑病菌含有4个StSCD,推测StSCD4参与DHN(1,8-间苯二酚)黑色素的合成,并进而影响附着胞膨压积累。  相似文献   
40.
针对传统实体关系抽取方法中主体特征与句向量难以有效融合、现有BIO标注策略难以有效处理重叠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RT和双重指针标注的家禽疾病诊疗文本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Joint extraction of entity relationship of poultry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xt,JEER_PD)。JEER_PD使用双重指针标注(Dual-pointer labeling, DPL)策略,建立头、尾2个指针标注器,一次性标注出所有实体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引入CLN(Conditional layer normalization)网络层,强化主体抽取任务与客体关系联合抽取任务之间的联系;利用概率平衡策略PBS对抗正负类标签类别失衡,以加速模型收敛。实验表明,JEER_PD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别为97.69%、97.59%和97.64%,3项指标较现有方法均有显著提升,说明JEER_PD能够快速、准确地抽取家禽疾病诊疗复杂知识文本中的实体关系三元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