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无毒的、生态友好的绿色环保型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工业领域,同时在生态恢复与和农业领域也有着重大的作用。为了解现阶段γ-PGA的应用进展,本综述对其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以期为γ-PGA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2.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广东展园“粤芳园”以建党100周年为核心,呼应此届花博会“花开中国梦,绿美广东情”的主题,应用具有广东特色的造园技术并结合“青山绿水”的绿色生态理念,采用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的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手法,通过巧妙的地形塑造、景石布置,以华南、华东地区园林植物多样性特点为基础,在调研分析两地的水文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以及项目地土壤、植物生长小环境等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用植物种类和专项种植措施,同时采用华南与华东地带性植物融合的配植模式,营造出粤味突出、植物层次丰富、空间多变、移步换景的园林景观,充分表达展园的主题意境。  相似文献   
203.
在全球化和国家大力推动弘扬地域文化的背景下,遗产保护领域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遗产及其周边景观环境整体性保护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为深入探究遗产及周边景观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以中英文“遗产景观”为主题词,以发布于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的2 352篇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和中国知网的1 179 篇核心期刊文献为分析对象,辅助运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计量分析,得出:1)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遗产景观与旅游、考古遗址四大领域;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包含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四大领域。2)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国外以构建遗产景观整体环境基底为核心,提出科学动态的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国内多深入研究典型性遗产,在梳理与借鉴国外保护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适宜性保护策略。3)面对现今遗产景观保护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遗产景观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4.
为了加强城乡地区以居民为主导的景观规划与管理,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日常景观是超越视觉审美的、具有地方情感的物质与非物质日常生活环境,强调日常景观具有为人们提供社会需求、化解身份危机和修复个人情感的价值意义。此外,介绍及讨论了“视觉-经验”法和“步行-拍照”法两种针对日常景观价值的评估方法,前者采用照片和问卷访谈的静态方式来快速收集人们主观的景观感知信息,但是未能充分调查研究对象感知景观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增加研究对象的步行行为,使人们在行走时唤起切身的空间经历与记忆,有助于进一步提取个人和地方的感知要素。  相似文献   
205.
苏州园林是我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其中清代潘世恩修建的凤池园具有文人园林和城市山林园的共同特征,是清代中期苏州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图像资料,对苏州潘氏凤池园的园址范围、景点要素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推敲,而后完成总平面图的复原,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潘氏凤池园的园林特点为:布局旷奥对比鲜明,空间步移景异;山水组合灵活多变,园景自然成趣;花木林植丛植为主,氛围雅致天然;建筑个体形式多样,构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6.
古树承载着乡愁,是美丽乡村的独特资源。广东省乡村古树资源丰富,数量占全省古树的87.22%。对广东省乡村古树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乡村古树具有数量众多、种类集中、分布不均等特点,共有70 101株,隶属于82科256属517种,各个树种之间的数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排名前4的树种分别是榕树 Ficus microcarpa、荔枝 Litchi chinensis、樟 Cinnamomum camphora和龙眼 Dimocarpuslongan,共占43.54%;乡村古树树龄分布不均,其中三级古树占92.68%,多为荔枝、龙眼等经济树种;各地级市乡村古树的数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各个地级市中正常株、衰弱株、濒危株的占比存在明显差异;乡村古树权属主要为集体所有,分布特点表现为文化树种和景观树种主要为散生,经济树种主要为群生。大部分古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利用新技术和创新古树管理模式来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7.
天南星科中多个属植物在园林景观得以广泛应用,金棒花为天南星科奥昂蒂属多年生水生植物,具有黄、白色棒状佛焰花序。金棒花在武汉地区适应性强,可以分株繁殖或种子繁殖,种子繁育则在每年6月份采收成熟的种子,在室内通过湿砂培养种苗,其成苗率可达到70%以上。然后利用1 a生、2 a生或3 a生的种苗进行大田栽培,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并依据种苗大小、高度调整不同种植水的深度。金棒花主要病虫害为福寿螺和褐斑病,每年5月份使用茶饼粉、多菌灵,开展其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8.
以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马鞍岭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法、问卷调查法与IPA分析法对其空间意象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马鞍岭核心景区的旅客认知地图具有较高的等级结构,空间型认知地图占比较大,序列型认知地图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形现象。旅客对景区的标志物的感知最强烈,对边界的感知较弱;对火山口核心空间认知最为清晰,对游客服务前导空间的认知最为模糊,且认为其空间布局较混乱。景区多数意象元素有较高的旅客满意度和比较强烈的旅客感知,寄生火山观景台需在提高游客关注度方面进行提升,仙人洞和火山神庙需重点改进。  相似文献   
209.
结合前人的考证、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通过数据搜集、总结归纳、对比分析,系统地阐述海南岛各区域内传统骑楼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在分布现状方面,由于海南岛沿海及中部地区的地形、交通差异及人口和文化差异,海南岛骑楼呈现出“沿海分布,中部未见”的整体特征;在形制尺度方面,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水平差异,致使海南岛骑楼形成“于发达地区者大,反之则小”的特点;在装饰风格方面,受到骑楼的发展阶段及传播路径的影响,海南岛骑楼整体表现为“人文外化,多元并存,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210.
以 2000—2021年风景园林行业专利信息为依据,综合采用计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分别从专利申请量、申请类型、授权率、法律状态、技术领域分布、申请人排名、专利申请方向与行业核心技术领域对比、专利运营情况及专利价值度等领域进行重点检索与分析。研究表明,风景园林行业的专利数量与授权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行为活跃,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专利申请领域覆盖不全面、申请分布不均衡、专利价值度和复用率较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针对行业优先发展领域重点发展核心技术,采用合适的专利保护方式,有目的性地进行专利布局,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