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5篇
  29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蓉儿 《花卉》2018,(19)
正一直听说风雨兰中有一款非常容易爆盆花开的品种,Zephyranthes ‘First Love’,中文名叫做‘初恋’(图1)。种植前,我曾查询了网上的开花图,果然花如其名,有一种清雅淡丽,柔和粉彩的气质,带着朦胧的少女情怀,让人心生向往,正如同初恋一般怦然心动。所以我毫不犹豫的跳坑了,于2016年3月下旬,网购了18颗种球(图2),相比较其他品种的风雨兰球根,‘初恋’的种球相对略小,每颗开花球只有蒜瓣大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别采用福林–肖卡法、NaNO2–AlCl3法、香草醛比色法、pH示差法测定不同生育期(现蕾期、花期、半枯期、全枯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基生根、鳞茎、茎生根、茎秆、叶片、株芽、花)中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和花色苷的含量,运用DPPH法、铜离子还原法和金属螯合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分析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卷丹百合植株在花期总酚含量最高,半枯期的次之,全枯期的最少;花期,花中总酚含量最高,达14.75 mg/g,叶片中的总酚含量次之,珠芽的最低,仅为3.12 mg/g;卷丹百合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在花期最强,其次是半枯期;相关性分析表明,卷丹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在各时期、各器官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1.00~1.00,其中,花期和半枯期卷丹多酚类物质与铜离子还原力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3.
研究贡菊花蕾期、露白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中木樨草苷、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及其相关CmFNS1、CmC3H、CmHQT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为确定贡菊最佳采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绿原酸、木樨草苷和异绿原酸的含量都在露白期迅速下降,初花期上升,盛花期逐渐下降,其中在初花期含量最高,分别为0.43%、0.27%和0.3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mFNS1、CmC3H、CmHQ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这些基因表达量变化呈现出横向"S"形,并在初花期达到最高值,与木樨草苷、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进一步表明贡菊在初花期木樨草苷、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4.
从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的活性与多态性、在脂代谢中作用、表达与调节等方面综述了MTP是一种重要的脂质转运蛋白。MTP的活性、基因表达状态是控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装配和分泌速率的重要因素,研究MTP基因表达与调节对预防动物脂肪肝,提高家畜家禽生产品质,探讨人类脂类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重要疾病形成机制,以及防治这些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5.
试验旨在探讨仔泻康口服液治疗仔猪腹泻的药效学和分子机制,为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试验依据。通过小肠推进试验、止泻试验、耳廓肿胀抑制试验、镇痛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验证仔泻康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仔泻康口服液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靶点预测,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仔泻康口服液治疗腹泻的特异性靶点,通过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讨其治疗腹泻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多,仔泻康口服液抗炎及镇痛效果呈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仔泻康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小鼠小肠碳素墨汁推进距离及推进率,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仔泻康口服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效果更明显。本试验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仔泻康口服液的止泻机制,其参与Wnt信号通路,调控细菌侵袭上皮细胞,同时也影响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信号等通路;MAPK信号通路通过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来调控其他炎症介质的生成,同时炎症介质可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增加细胞表面多种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细胞间黏附和炎症的进展等;NRG/ErbB信号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多个方面,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MEK/ERK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促进神经性疼痛;同时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及中枢去抑制等方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外周神经系统,NRG/ErbB信号通过调节非髓鞘形成细胞和髓鞘形成施万细胞功能,参与外周神经痛ErbB信号,对镇痛起重要作用等。综上所述,仔泻康口服液可能从肠蠕动、抗炎、镇痛及抑菌4个方面来抑制腹泻。  相似文献   
86.
本试验以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处理后的调理牦牛肉为试验原料,将调理牦牛肉在4℃和-4℃两种条件下进行贮藏,测定调理牦牛肉pH值、蒸煮损失、肉色、质构等品质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调理牦牛肉的pH值、蒸煮损失、亮度值L^*值呈增大的趋势;红度值a^*、硬度呈减小的趋势。在-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调理牦牛肉的pH值、亮度值L^*、黄度值b^*、咀嚼性呈增大的趋势;红度值a^*、硬度、弹性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1目前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动物检疫实施主体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大部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是附属于其主管部门畜牧水产局的一个二级机构,事业编制,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以畜牧局的名义进行的,自己根本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辣椒亲本的选配效率,以6个辣椒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的第四组方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对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671、678和716是较优良的亲本,671×716是较优良的杂交组合。株幅、果宽、每株果数和平均单果质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株高、果长和单株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株高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89.
卧龙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模糊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是保护区规划和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一直采用人为定性划分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依据。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是1984年人为确定以磨子沟大桥为界,以西划为核心区,以东划为试验区。实践证明,这种划分不符合卧龙的实际,结果未能发挥出功能区划分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大量调查,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旅游、农业活动、距离公路的远近,海  相似文献   
90.
家蚕丝素固定化果胶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家蚕茧丝经高浓度氯化钙或碱溶液处理后,可制成不同形状的丝素,将这些丝素分别 胶酶通过吸附以及与戊二醛交联结合,制备了不同形状固定化酶,对固定化酶性质 的研究表明:丝素能有效地固定果胶酶;其最适PH值的为4.0,比游离酶提高0.5个单位;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酶提高了10℃,改善了果胶酶的适应范围,同时还发现:在制备固定化酶时,戊二醛的浓度以0.25%为好;酶浓度以3mg/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