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为了解决广西桑树品种老化和桑园产量低产等问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选育出超高产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并研究出配套技术,该品种具有投产快、稳产高产、叶质优良等优点。至2012年,这两个品种在广西已经种植184.8万亩,占广西桑园面积的73.35%,占全国桑园面积的14.64%。通过对示范基地的测产试验,两个品种的平均亩桑产叶量能达到3218.33kg,亩桑平均养蚕4.35张,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农民的桑园管理水平,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2.
研究直播套种成因技术建设桑园的产量表现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应用直播套种技术建设桑园,可以当年年成园、采叶养蚕并收获套种的黄豆及多余的桑苗,每667m^2桑园产值可达3130.00元,达到高产桑园养蚕的收入水平;直播套种成园区播种的桑园和常规栽桑建园的相比,当年产叶的有效株数多、生长旺、有效枝茎较长、叶片数多、且中后期叶片较大,产叶量达到传统大苗种植成园区的产量水平,叶质稍有提高;播种后的第2年直播套种成园的桑园就进入丰产期,产量接近大苗种植建园的产量,第3年可增产5.5%。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广西蚕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建立了各市县蚕业信息报送体系,建成开通广西蚕业信息网、广西蚕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全面提升广西蚕业信息服务水平。文章在分析广西蚕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广西蚕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4.
亲本连续五代人工饲料选育对两广二号F1代杂交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两广二号人工饲料选育品系的选育效果,使用人工饲料连续选育了5代的932、芙蓉、7532和湘晖组配成9·芙×7·湘(两广二号),以普通杂交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开展颗粒饲料育调查和桑叶育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选育品系2、3龄起蚕率达88%和89%,比对照有较大幅度提高,24h疏毛率和1、2龄眠蚕体重与对照相近;桑叶育时,人工饲料选育品系的茧质、结茧率和全龄经过没有明显变化,但蛹期抗性降低。试验表明:亲本的连续5代人工饲料选育,明显提高了两广二号F1代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且对原有优良性状影响不大,但选育品系人工饲料育时的发育整齐度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35.
通过调查分析广西木薯蚕恢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决策部门做好木薯蚕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查阅、分析广西木薯蚕发展历史及现状资料,到扶绥、龙州、大新三个县的部分养蚕户进行养蚕投入成本、经济效益、劳动力支配、养蚕蚕室使用状况、木薯蚕综合利用情况等方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木薯蚕茧皮及蚕、蛹销售还没有稳定的收购部门或者渠道,发展机构、人员、经费、管理等方面基本上是空白,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所以,饲养量上不去,发展不成规模,制约木薯蚕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36.
通过调查12个桑树品种和33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冻害率和冻害指数,验证不同桑树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杂交组合)的抗寒力是有差异的,不同种子桑园桑树抗寒力也不同,父本比母本抗寒力差,父本比母本冻害率增加33.33%-50%,冻害指数增加45.5%-64.29%;桑树随着树龄的增加,抗寒力有增高的趋势。在育种工作中选育抗寒力强的桑树品种是防治冻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