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302篇
基础科学   233篇
  249篇
综合类   2379篇
农作物   289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1518篇
园艺   320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池养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是舟山市池塘混养的主要品种之一,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去年5~7月,舟山市定海区出现了池养文蛤大批死亡的现象,笔者接到过无数的求治电话,要求对池养文蛤死亡现象进行防治。现对这次池养文蛤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一、池养文蛤死亡的特点1郾池养文蛤死亡往往是大批的,传染速度很快,一般10天左右能引起整塘文蛤都死亡。排干文蛤大批死亡的池塘,整塘发臭,几十米外都能闻到。也有的池塘,文蛤死亡率在20%~60%之间,死亡的都是大文蛤,小文蛤一般不死亡。2郾濒临死亡的文蛤不能…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花粉是一种天然营养佳品,现代科学实验也证明了花粉确实含有丰富、全面的营养成份,并对多种疾病有疗效。近几十年来,在国外,蜂花粉的食品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我国花蜂的应用发展并不顺利,经几年的努力,虽然年产蜂花粉达到数百吨,但大部份是作为原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慨述了从1724年永吉厅的设立到长春厅(1800)、伯都纳厅(1811)的先后设立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吉林省农业开发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4.
北海市某鸭场今年8月3日、8月23日,分别从南宁、钦州引进樱桃谷鸭苗900和500只。这两批鸭都是放在同一栋鸭舍,同一饲养员饲养。9月22日下午,两群鸭都发病,到第二天中午,出现病状的30日龄的鸭有6只,50日龄的有16只(包括已死亡的4只)。临床症状及剖检:病鸭羽毛松乱,无光泽。两翅下垂,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严重时,驱赶则见两翅扑地而走,走不到数步蹲伏于地上,有的两脚完全麻痹,伏地不  相似文献   
15.
王淑琴  石长拴 《沙棘》1996,9(3):37-39
对从民间发掘的沙棘治疗咳嗽痰多的验方,在原方水煎剂疗效验证的基础上,又研制成糖浆剂试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咳嗽痰多症。发现此验方治疗咳嗽痰多,有用药量少、见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尤其对咽痒和咽部不适病症疗效较佳。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适感觉。  相似文献   
16.
神奇美丽的湘西,有个如诗一般的地名——玻璃场,并非这里盛产玻璃得名,只因这里是州委、州政府山地开发试验基地之一,出了个挖金刨银的拓荒牛、药材开发大户——一张发客。这条憨厚倔强的土家汉子,家住革命老苏区保靖县普戎乡牙吾村。他曾当过药匠,做个泥水工,跑过湖北,进过四川,走南闯北混了15年,吝啬的财神爷连个子儿也没给他。1989年,他毅然放弃了桑植国营四门岩林场6O0元月薪的优厚待遇,他想自己干一番事业。于是,他回到了山旮旯牙吾村,东拉西凑筹集了几千元资金,并把自己的一家5四人赖以糊口的6亩多田土搭进去,调换村…  相似文献   
17.
<正> 平原农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我们于1987年10月23日在无极县石家庄牛场进行氨化麦秸预饲,试验10月29日开始,12月18日结束,共50天。用黑白花杂交公牛40头,平均体重350.4公斤;据体重、年龄、膘情、随机均分四组。液氨组,喂经液氨氨化的麦秸和混合精料。尿素组,喂尿素氨化的麦秸,精料同一组。对照组,喂未经氨化的麦秸,精料同一组。常规组,按传统喂法:精料以棉仁饼为主,粗料以棉籽壳,谷草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20.
银罗村位于泸州市近郊天仙洞风景区,永宁河和321国道纵贯全村,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全村现有715个农业户,农业人口2513人.1989年以前的银罗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和养殖猪牛为主业,属于传统的农业村.1989年,当银罗村被批准建立四川省首批枇杷基地时,村里一批积极分子欣喜若狂.从此,村里总有一批"活跃分子"穿梭在田间地头,从爆破改土、拉线定点、定植建园到生产管理整个过程都有他们熟悉的身影.1993年开始,银罗村枇杷逐渐投产后,他们更是喜上眉梢,实实在在的看到了种植枇杷致富的希望.自此以后,银罗村掀起了一股发展枇杷的热潮,从1993年的33.3公顷,一跃发展到2005年的166.7公顷,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