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7篇
  24篇
综合类   211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借助多光谱遥感影像和Logistic算法,实现对棉田虫害的田间监测。【方法】以患虫害棉花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获取棉田多光谱遥感影像,并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结合受虫害棉花光谱特征,利用虫害敏感波段反射率与植被指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开展棉花虫害识别监测研究。【结果】由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NDVI)模型构建的棉蚜虫、棉红蜘蛛、棉铃虫识别模型为最优模型,其训练样本准确率达到93.7%,测试样本准确率达到90.5%,召回率为96.6%,F1值为93.5%,对棉蚜虫、棉红蜘蛛和棉铃虫的识别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42、0.851和0.663。【结论】该模型可满足棉田中棉蚜虫、棉红蜘蛛和棉铃虫3种虫害的发生区域识别,且可基本满足棉田精准植保作业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02.
前言甘薯栽培虽绝大部分已实现机械化,但四方等(1975)为使育苗和栽苗的机械化作业进一步省力化,育成了适于种薯直接栽植的品种“苗不知”。惟因繁殖率过低,种薯难以保证供应。繁村等(1965)在露地自然开花的甘薯研究中,获得可用种子播种栽培的启示。据小野计算,按机械化作业用种薯直播可省力45%,  相似文献   
203.
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枣树与农作物间作系统节肢动物进行系统调查,摸清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分析枣农间作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及多样性。枣农间作系统节肢动物共有2纲14目60科109种。就科数、物种数而言,枣农间作系统中,枣+小麦间作系统的科与物种数最多,管理水平较好、行间距为3m×4m的枣园建议选择间作小麦,控制害虫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204.
轮台属于大陆型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很适宜杏树的种植。但是该县杏树生产目前还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其发展进程。因此,只有因地制宜的建立杏树生产基地,在进行集约化的土水肥管理和树体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产量和品质较高的,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商品果。在轮台小白杏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地环境进一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小白杏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小白杏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比较适宜的高产并优质果生产的栽培管理的配套技术措施。认为在小白杏生产过程中只要采取规范化并集约化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205.
<正>宰后检疫的步骤方法宰后检疫指生猪屠宰放血后,按照检疫规程,先观察皮肤变化,依次从头部、体表、内脏、胴体、淋巴结、旋毛虫检疫、肉孢子虫检疫。根据淋巴结和内脏实质器官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处理,对猪肉尸做到随宰随检,对检疫合格的健康肉尸加盖检疫验讫,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方能出场销售;对检疫出的病害肉尸,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高温或销毁等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6.
晚霜冻变化对甘肃平凉苹果冻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陇东平凉7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历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春季气温、≥10℃活动积温资料及1987—2013年在平凉崆峒区所设苹果观测点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东平凉“金果”春季物候期对春季气温和晚霜冻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晚霜冻结束日和晚霜冻天数存在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静宁、庄浪、华亭晚霜冻结束最晚,晚霜冻天数最多,其次是崆峒、泾川、灵台,结束最早的是崇信,晚霜冻天数也最少;晚霜冻结束日期提前的气候趋势明显,40a来提前了13.4d,特别是90年代后期开始,晚霜冻结束日期显著提前,个别年份晚霜冻结束日期呈现阶段性推迟的特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陇东平凉自1971年以来,春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出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气温稳定通过≥10 ℃的积温增加,受此影响,苹果叶芽开放、展叶、开花等成熟前的发育期提前10~13 d,花芽的提早开放增加了苹果树春季开花受冻的危险,特别是个别年份晚霜冻日期明显推迟及过程持续日数的增加造成对苹果冻害影响的加重。  相似文献   
207.
陇东地区苹果生产水分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陇东地区水分对苹果生长的水分适宜性特征。【方法】运用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4~2006年)和平凉农业气象观测站(2004~2006年)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及两地气象站197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苹果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并分析西峰地区苹果产量与水分适宜度的相关性。【结果】陇东地区苹果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水分适宜度均在0.50以上,川区(崆峒)的水分条件优于塬区(西峰),苹果初始生长期及成熟后期的水分适宜性逐年代下降,但旺盛生长期变化不大;水分适宜度与苹果产量相关性最显著的时期为初始生长期,其次为旺盛生长期,果实成熟后水分适宜度对来年苹果产量影响较小。【结论】建立了水分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陇东地区苹果的水分适宜性进行评价,从而为当地的苹果种植区划及科学灌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8.
不同温度对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猪、鸡、牛3种粪便以及35℃、25℃和常温3种温度条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不同粪便厌氧发酵过程的pH值、产沼气性能、上清液COD及NH+4-N的影响.通过以上试验,确定了各种粪便厌氧发酵的适宜温度及各温度下的沼气产气潜力,为提高猪粪、鸡粪和牛粪便厌氧发酵性能及沼气产量提供了重要参数,对畜禽粪便的有效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9.
一、原料配方 咸橄榄5千克,红砂糖2千克,甘草、茴香、薄桂各50克,糖精20克,安息香酸钠10克,五香粉150克,红食用色素少许,清水适量。  相似文献   
210.
探讨了RNA干扰技术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农业分子育种中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RNA干扰必将成为遗传育种工作者改良作物品质,培养抗虫、抗病毒新品种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