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0篇
  16篇
综合类   206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71.
为探讨不同禾草-土壤反馈对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群落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4种禾草为材料,以甘肃马先蒿为主的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土壤为栽培基质,通过盆栽控制试验,分析了禾草生长对甘肃马先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并采用FUNGuild和FAPROTAX工具分别对真菌和细菌群落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禾草生长提高了土壤pH及铵态氮含量,使速效钾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禾草在甘肃马先蒿土壤中生长的株高、禾草碳、氮、钾含量、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度因禾草种类而异。不同禾草生长对禾草养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产生直接影响,禾草养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反馈作用对禾草生物量产生影响。本研究以期为甘肃马先蒿为优势种的退化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2.
成都地区茄子年种植面积在1×104hm2以上,经济价值显著。针对连年栽培导致的茄子土传病害严重,在露地生产中病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经济损失严重、农药化肥过度施用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总结近几年研究结果,从茄子栽培的品种选择、育苗、嫁接、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环节集成了一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重点通过嫁接育苗控制土传病害,通过筛选使用植物诱抗剂增强植株抗性,减轻气传病害的发生,通过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20%,以期为成都地区露地茄子绿色高效生产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673.
[目的]了解川西北高原区植被覆盖变化规律及驱动力,为区域植被保护与恢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MODIS NDVI为基础数据,结合Sen氏趋势、Manna-Kendall检验及Hurst模型完成该地区近20年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变化和未来可持续状态分析,以地理探测器对其驱动力进行探索。[结果](1)该地区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东部相对较好;(2)全时段内,全域80.56%的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为无显著改变,显著改善地区全域面积占比为17.80%;(3) Hurst指数表明,未来全域植被覆盖整体将处于无显著改变的发展状态;(4)高程、年均气温和土壤类型的单因子解释力均在30%以上,它们是驱动植被覆盖分布格局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各因子交互协同作用均为增强效果,各因子适宜植被生长的区间或类型也存在明显差异;(5)自然因素主导了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总体格局的形成,而土地利用类型则是驱使其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近20年内,川西高原区植被覆盖变化规律显著,自然因素主导了区域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结论]近2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规律明显,自然因子虽然主导了植被覆盖的空间布局,但是对其格局变化产生驱动...  相似文献   
674.
为培育出抗旱、抗病、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豌豆新品种,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豌豆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支撑。以8707-15为母本、S9114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法培育出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12号。在2018 — 2020年多点试验中,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40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豌4号增产12.54%;在2020 — 2021年国家春播豌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2 a 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42.4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32.61%。该品种平均株高107.5 cm,生育期92 d左右,主茎节数16.1节,单株有效荚数6.1个,单荚粒数4.9粒,百粒重21.7 g,经济性状优良。干籽粒含粗蛋白219.5 g/kg、赖氨酸13.9 g/kg、粗脂肪12.3 g/kg、粗淀粉567 g/kg。抗旱、抗白粉病、抗锈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其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75.
以膨大前期、快速膨大期、着色期和完熟期灵武长枣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免疫荧光定位的方法,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灵武长枣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叶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均较厚,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分布较多,形成了较厚的角质层;垂直于叶片方向的细胞壁较薄,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分布较少,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分布着少量AGPs。叶肉全部由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组成,不同发育时期叶肉细胞壁和细胞内部均密集分布着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是叶AGPs分布的主要部位。主脉维管束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细胞壁和细胞内部均分布着大量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但快速膨大期主脉AGPs相比其他时期略有减少;而位于叶肉中的侧脉和细脉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壁和细胞内部始终分布着大量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不同时期主脉、侧脉和细脉维管束鞘中均没有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分布,可能与维管束鞘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脉和侧脉处表皮下的机械组织和薄壁细胞细胞壁分布着较多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荧光AGPs;薄壁组织中的分泌道内部没有AGPs荧光分布。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叶表皮细...  相似文献   
676.
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询问的方式,完成定西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从农业耕地面积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类的变化等方面,对普查表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定西市从解放初期到农村土地流转时期农业生产变化,以及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整理分析结果可为定西市种质资源征集工作的开展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